Archive for the 废话 Category

2010世界杯断章

Jul 13th, 2010 Posted in 废话 | 1,383 comments »

2010世界杯的最大特征是平庸,数年之后,本届四强中只有哈维可能还偶尔在记忆中出现,再就是前途未卜的穆勒也许也有这个可能。昨天结束了,现在谁能想起哪一场可以算作经典场次呢?缺乏观赏性的赛事是最大的失败,操盘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误判超出了可以接受的范围,因为情节太离谱,数量太多了。不免让人猜测到幕后控制的存在,竞技体育的公平竞赛精神在博彩数额庞大的投注面前不堪一击。我们这等欲从中觅得一点快乐的痴呆小民,只好麻木自己,当做一切都是真的。

《意大利之夏》为什么无法被超越?之后的世界杯歌曲有的难听,有的虽然好听——比如这届还算不错,但是居然找个跳艳舞的娘们儿。98年那个倒是蛮阳光的瑞奇马丁在今年出柜了……无法抵抗意大利之夏的不羁与快乐。

没有万众瞩目表现出众球星的世界杯,就像平胸、黑面、短发、单眼皮、粗腰、近视的30岁女人一样乏味,看这样的比赛属于做善事,给国际足联发福利。当梅西头也不回的走出去的时候,舞台上的灯光也随之黯淡。

没有人指望马拉多纳带领的阿根廷队会夺取冠军,因为他的朋友大概只剩下卡斯特罗了。小组赛的时候我一直以为马拉多纳当下的打法是迷惑敌人的,等到了淘汰赛会马上变阵,这才符合他狡猾无赖的个性。阿根廷和德国的比赛踢了15分钟后,我不得不沮丧的承认我错了,马拉多纳教练真的是个蠢货,他应该为让梅西打后腰而受到妓女掌掴耳光。

当所有人队都平庸的时候,德国队的纪律性和顽固让他们得以脱颖而出。德国得以蝉联季军的功臣一个是是施魏因施泰格,他在基座上默默地托起了整个德国队;另一个功臣是马拉多纳。

纵观整个赛事,称得上球星的是弗兰。几乎以一己之力将本队带入四强,要知道他的队友给予他的支持是多么少。他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并击中横梁,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昂首走出2010世界杯。

单场比赛的英雄是因涅斯塔。决赛中西拔牙陷入绝境——他们的前锋实在太不济了,这时候单薄矮小的因涅斯塔站了出来接管比赛,他毫不畏惧的向荷兰腹地发起冲击,不再给比利亚传球而是决定我来结束这一切。他做到了,加时赛是因涅斯塔写就的西班牙史诗。

卡西利亚斯总算是终结了从苏比萨雷塔开始的西班牙门将噩梦般的笑话集锦。

皮尔洛是鲁伊科斯塔的徒弟,他的离场让我开始陷入了漫长的等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现下一个优雅的古典中场。

巴西队从开始到结束,从主力到替补,从球员到球迷,没有人拿失利当回事,他们预定了4年后的欢庆。

如果倒霉蛋杰拉德肯和同样一贯倒霉蛋的巴拉克一样坐上看台的话,兴许英格兰和德国还有一拼。卡佩罗给世界杯带来了惊喜——赫斯基还活着!

朝鲜队队员现在命运如何?

沉默的日本人再一次向世人表明,他们才是东方民族之林的代表。中国人当然也可以是代表,我们负责失败的那一面。

在很多球星跑动中感到了疲惫,俱乐部榨干了他们每一分精力。

法国队给自己找到了体面离开的理由——内讧,而荷兰人之所以闯进决赛,是因为恰好相反的原因,这次既没啥苏里南人闹事,阿贾克斯也挺老实。

比球员表现更差的是教练,比教练表现更差的是裁判,比裁判表现更差的是南非观众,那个破烂塑料喇叭真是恰如其分的代表了非洲人的乐观、愚蠢、无礼、无知。

任何在世界杯时提起中国队的人都是傻逼。

看看32强你就应该明白,真正的冠军是未出场的南斯拉夫队。

第一次(作文)

Jul 3rd, 2010 Posted in 废话, 电影 | 587 comments »

早上7点就醒过来了,我脑子里真的可能存在一个闹钟,每天到这个时候执着的拽着某根神经。起床的时候,隐约听见来福又在院子里和鹅吵架。来福是我养的土狗,它经常企图跳进鹅圈好好干上一场,但是它跳不进去鹅圈,只会惹得几只大白鹅嘎嘎叫。来福曾经如愿的跳进去过,我去搭救它的时候,发现它很不争气的被大白鹅们围在墙角。养鹅是为了看家护院,在农村这方面的工作鹅要比狗管用的多。镇子上的治安状况并不糟糕,不过闲晃的十七八的小孩子也不少,还是提防着点好。

我洗了澡,煮了杯咖啡,然后坐在书房里的皮椅上冲着电脑显示器发呆,呆了一会儿才接上了昨天的思路,继开始继续写起来。写作的本质是机械的工作,我规定每天上午写两小时,为了避免出现干坐着什么也写不出来的状况,只好做了详细的计划和草稿,虽然没有能够得到完全的执行,至少每次坐在这里都有事可做。我最近在写一个不太着调的系列故事,这个系列故事的创意是不错的,但是我力有未逮,进行的挺艰苦。不写吧又不甘心,想了这么久,干脆先写了再说,反正也没有什么压力,给自己看而已。

写到九点一刻,我收拾了一下,准备去店里。来福摇着尾巴仰着头围着自行车团团乱转,热切的看着我,期盼我能带它一起去。我一边往鹅圈里扔饲料、菜叶,一边看着它跑来跑去,最后还是让它跟着一起出了院门。

我的房子位处小镇边上,当初买的时候是因为相中了这个位置和大院子,买下来之后,重新扳倒扶起盖了房子,新房子内外和附近的民房没有什么差别,只是格局不一样,多了地下室、阁楼,整栋房子不是长条状而是方的,还做了门廊。我喜欢这栋房子,夜里睡得很踏实。从我家到镇中心只要半个小时,这是个只有一条主干道的那种东北小镇。我在镇上的商业街和农贸市场之间开了一家小饭铺,专做咸肉菜饭骨头汤,饭铺的名字叫咸肉菜饭骨头汤大饭店。

到店里的时候刚好十点,咸肉菜饭骨头汤大饭店唯一的雇员杨姐正忙得不亦乐乎,她面前摊开着一份晚报,上面有一堆瓜子,一只手接电话,一只手拿着笔,正捏着彬彬有礼的腔调接订餐电话。杨姐比我小几岁,她在北京打过几年工,后来回到小镇完婚生子,老公在本镇的药厂做工段长,现在孩子上学了,她就出来找了一份工作。我这里的工作环境比较宽松,她每天早起到农贸市场买菜,然后做做准备工作,中午客人上来了,她负责前面,我在后厨。

杨姐冲我点点头,我径直走到后厨,蹄髈、骨头、卤蛋都在炖着——炖肉的调料是我的独家秘方,青菜备好了,我扎上围裙开始切咸肉。我的大饭店只有六个套餐,荤素齐全,标准的快餐,这样可以尽量把工作提前做好,中午客人多的时候我一个人就应付的过来。十一点的时候,杨姐把订餐的单子递给我,都是附近商业街和农贸市场的店家订的。

客人陆陆续续的来了,在后厨能听到杨姐和他们对话、笑声,我开始忙了起来。杨姐是一个很好的服务员——颇有老板娘风范,有些发福的身材,爽朗的个性,待人热情周到,就算稍有怠慢,她只要笑笑安抚几句,客人就不好意思生气了。店里快坐满的时候,小不点儿来了,帮着端菜收拾桌子。小不点儿是在隔壁网吧里泡着的小孩,大约15、6岁,我只知道他姓王,家是临近某个村子的,父母离异,没人管他,他就辍学整天在网吧混。杨姐把他找来帮忙,每天中午他会帮着忙一会儿,然后去送外卖,每份外卖给他五毛钱,他还可以在店里吃午饭。这对他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所以干得很卖力。我了解这种小孩子,他今天在这里做的卖力,明天可能就踪影皆无了,什么都做得出来。不过他对杨姐很敬重,所以还算放心。

我把外卖准备好了,小不点儿拎走了一半,他要分两次才能送完。店里第一拨客人已经吃得差不多了,更多的客人进来,杨姐开始招呼他们拼桌,这是她最愿意做的事情,能够展现她的权威和手腕。我在后厨手忙脚乱,最大的麻烦是要很快的洗碗。为了合理利用时间,后厨摆放精心设计过,操作流程也反复推敲,能够忙而不乱的工作是一种享受。客人不断的进进出出,今天的生意还不错,其实每天的生意都差不多,周末会淡一些。

二点多了,没人来了,小镇就是这样,过了饭口就没生意。我也到前面歇一歇,杨姐在点数中午的账目,我卷了一袋烟。这时候进来2个人,胖乎乎的那个岁数大点,年轻点的那个看着瘦一些,都夹着手包。杨姐迎了过去,招呼客人坐下,两人坐下后,能闻到有酒气。

胖子问杨姐:我们是防疫站的。老板呢,叫他出来,你是老板吗。

我没搭腔,杨姐说:老板在那呢。她冲我这边指了一下:有啥事说吧。

我冲那两个人笑了一下,点点头。年轻点的那个说:我们是防疫站的,下来检查卫生,派杀虫剂。

杨姐说:我们这干净呢……

胖子抢过话头:干净也得杀虫。

杨姐讪笑一下,说:那就派呗,多少钱。

瘦子说:80。说着拿出一个塑料袋,里面是粉末状的东西,上面印着粗糙的蓝字。

杨姐开始唠叨:这么贵啊,什么药这么贵啊。我们这里也没有蟑螂耗子啊……

我欠身拍拍她的肩膀,冲她摆摆手,指指装钱盒子。

胖子看看我,不乐意了:老板啥意思啊,打发要饭的呢,我们这也是工作,给你们开发票,还揣我自个儿兜里了?!

杨姐扭脸对胖子说:你别多心,我们老板不能说话。

胖子又看看我,转脸问杨姐:哑巴?

杨姐:什么哑巴,这么难听。

胖子带着酒劲说:操,哑巴就哑巴,那还怎么说,怎么就难听了。

瘦子赶忙打圆场,杨姐也不理,把钱给了他们。防疫站的走了之后,杨姐开始唠唠叨叨的,乱收费、没教养之类的。我倒是没什么,收点钱是正常的,有钱就交没钱就欠着呗,再说我也不是真哑巴,对别人说我哑巴什么的没感觉。杨姐不知道我是假哑巴,所以觉得吃了很大的亏,被胖子欺负了似的,愤愤不平的。

我拿过来写字板,写给她看:财去人安乐。她叹了口气不说了。然后我告诉她回去吧,她就走了。杨姐每天2、3点钟下班,去麻将馆打半下午一毛钱的小麻将,然后回家做饭。晚饭饭口店里不忙,我一个人照应的过来。

我搬出折叠躺椅放到门前柳树的大遮阳伞下面,拿了一本书看了起来,天有点热,来福趴在树下连骨头不啃了,蔫头耷脑的。我看了一会儿书,迷迷糊糊睡过去了。打了个盹,一睁眼4点多了,睡的一头汗,想了想,去买了10块钱白面。晚饭的客人没多少,小地方的人晚饭都回家吃,或者请客下馆子了,我这大饭店没炒菜自然冷清了点。

七点半了,大概也没几个人来了,我把门外的桌椅阳伞收进来,上了铺板,关上门打烊了。拿出下午买的白面,找个盆倒进去,加水,活了起来。面揉的差不多了,扣在盆里醒一醒。我卷了一袋烟,来福站在门口哼哼唧唧,要出去的样子,我开了门,他摇着尾巴跑出去了,过了没多会儿,又跑进来看看我,然后又跑出去,真是讨狗嫌。抽了袋烟,又开始揉面,然后拿出擀面杖洗了洗,擦干净一张桌子,就在上面擀面条。面条擀好了,去厨房烧水,做了点卤,吃过水打卤面。面弄好了,我去门口找来福进来,我在桌上一大碗,它在地上一中碗,我的碗里有鸡蛋,它的碗里有骨头,共祝我生日快乐。

吃完了面,收拾了一下厨房,我骑着自行车,趁着夜色,摇摇晃晃的回家了。路过镇中心广场的时候,我看到灯光下有很多人在纳凉,远处通明的灯影里,人显得不真实,闹闹穰穰的。我骑着车子穿过小镇,来福一会儿跑在我的左边,一会儿跑在右边。

那一年夏天,第一次过上了我想要过的生活。

富士康跳楼事件

Jun 19th, 2010 Posted in 废话 | 239 comments »

2008年8月一个英国人买了一支苹果iphone手机,激活后他发现默认壁纸是一张姑娘的相片,于是他用markm49uk的网名在macrumors上发帖子询问,并上传了三张手机中三张照片,就是这个帖子

网民们迅即行动起来查找这个被称为iPhone girl的少女,显然这是生产线质量检测员(QC)忘记删除检测时的照片,她被很快定位在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观澜科技园C区三栋五楼手机检测生产线。8月28日早上,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报道了这个女孩之后,sohu 为其制作了专题,网易大力报道,诸多纸媒跟进报道。富士康官方表示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并未开除她,但是坊间有网友爆料她已被开除。事情发展至此戛然而止,她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只留下这三张照片。我认为她被开除了,美丽的错误也是错误,富士康科技集团在深圳宝安区拥有几十万员工,他们无法容忍错误。

加拿大摄影师Edward Burtynsky在2007年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人造风景》(Manufactured Landscapes),影片以一个在中国工厂厂房内的长镜头开始,镜头推动,眼前闪过一条生产线,操作台的两边依次坐满低着头忙碌的工人,一条,一条,一条……推了8分钟后给出了全景,看不清尽头的厂房内摆满了生产线。绝大部分工作都是手工操作,只有极少的机器工序。这部纪录片拍摄了中国、孟加拉等国家部分工业场景,简单的画面颇具冲击力。

我曾经目睹内地一个OEM工厂拔地而起的过程,那是一家为阿迪达斯、耐克等品牌加工运动鞋的工厂,有数万员工。年轻人像被磁石吸引的铁屑一样源源不断地从不同的村庄来到那里,由此衍生了一个类似职业中介的人群。他们与工厂人事部门存在着某种交易,由他们介绍的人可以顺利录用,这些人从各地农村——往往是自己的老家,包大巴拉来整车的年轻人,把他们送进工厂,按人头收取不菲的抽佣。那些从大巴上下来的年轻人,每个人都带着简单的行李,住进极其简陋的宿舍,每天早上随着汹涌的人潮走进工厂。

这种工厂的管理都很严格。当几万年轻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如果不严格管理,会轻易地形成不可收拾的局面,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出发也会要求企业必须严格管理。所以可以看到各种管理办法。除了严格的纪律之外,管理者会尽力在工人中选拔那些听话、负责的人作为小干部,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具有工头的性质,这些人所发挥的作用比刻板的制度还有效。管理纪律的执行往往野蛮粗暴,不存在解释和原谅,尽可能的发挥杀一儆百的功效。

他们几乎一直在加班,每天半夜才回去休息。所有人都不喜欢加班,每天在流水线上工作12个小时是一种折磨,但是如果不加班就会被解雇,而加班就会赚更多的钱。出来打工就是为了赚钱,面对能赚更多的钱的机会,有几个人能说不呢?更何况是在面临失业的情况下。背井离乡举目无亲,如果失业马上就面临生存问题,下一份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找到的。回家?如果可以选择回家,那还用得着出来打工吗?他们每天早晨走向工厂,深夜回到宿舍。加班是很多企业的特征,很显然让工人加班可以让厂方获得更大的利益,而让工人就范是如此简单易行,只要支付加班费就可以了。不愿意做?那就走吧,反正一大巴一大巴的人在源源不断地运来。

那些农民子弟很好摆弄,只想多赚点钱,回家过年,然后再出来赚钱,回家过年……他们的宿舍大多没有电视,就算有也没有时间精力去看;对生活的其他方面几乎没什么要求,大部分时间会穿着发的工作服,尽可能的攒钱。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会互相认老乡,会谈恋爱,这样就有一点社会生活,大多是简朴的生日聚餐。恋情往往短暂,会伴随着争吵、醉酒呕吐、哭泣。其中有一部分人几乎没有社交活动,没有朋友或者老乡之间的联络。曾经在某个深夜,一个工人在下班的路上被汽车从后面撞倒,由于没有路灯,后面又有三辆车从他身上碾过。肇事车辆全部逃逸,那具无法辨识的尸体没有提供任何身份线索,没有人知道他是谁,从哪里来。

但是他们没有不快乐,相反,我觉得他们过得很好。虽然劳累会引发无奈的感叹,但是他们接受这个现实,认为这是正常的。偶尔发发牢骚会很快被抛在脑后,生活不就是工作,领工资,回家过年吗?可能不太容易理解这种安之若素的状态,但是以我的底层生活经验来说,那些被知识分子们认为受压迫的人们,只要他们有稳定的工作——不论这份工作多么辛苦,只要能获得合适的报酬,虽然总会感到不满,但是他们的生活中并没有多少愤怒与哀伤。

再来看看那位iPhone girl,如果她没有因为那个美丽的错误被劝退,以后的生活会怎样呢?她会找到一个爱她的男朋友,这在有着数以万计员工的企业里并不难,他们会利用春节互见双方父母,然后顺利的结婚。用不了几年他俩就会难以在流水线上找到工作的机会了,而不得不重新选择就业的方向,可以做服务员,或者去待遇差一些但是对年龄要求不严格的流水线继续工作,或者开个小店努力维持,不管怎样,如果他们选择继续留在城市,还会生活在社会底层。选择回老家,生活也不会更轻松,而且谁愿意放弃城市呢。

如果她不是一个只是初中毕业的农村孩子,而是受过一定教育,比如是个大学生,那么这种生活将会变得难以接受了。试想将无忧无虑充满乐趣的大学生活直接转变为每天工作十二小时流水线作业,会需要一个痛苦的适应过程,适应了之后依然要面对没有未来的事实。没有尽头的超时工作和严格的管理最大程度的遏制了生活乐趣,菲薄的工资在这个高消费的时代连寒酸都称不上。就算她每个月能攒下2000元吧,那么一年2万的样子,15年才能攒下30万,前提是她一直能找到富士康这样的工作。

种种负面情绪会不断累积,并且会将所遭遇的挫折放大,而挫折几乎是难免的。年轻人容易冲动,但是总会有亲情牵绊住他们。富士康为了息事宁人的赔偿金在这个时候往往起到了恶性刺激的作用,留给父母几十万就谁也不欠谁的了。

死亡并不可怕,人们害怕的是怕死。死是美好的事情,选择合适的方式就不会让这个过程痛苦,死可以解脱一切烦恼,可以让所有问题都不存在。死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那还会有什么眷恋和不舍,更何况这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舍不得的。可能会想出几个对自己很重要的人,但是我对他们来说重要吗……不重要,没有我,他们会哭一场,然后照样快乐的生活。而且如果自杀带有报复(富士康)性质的话,岂不更爽,妈的我死了你们也别想好过!

想明白了,跨出那一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艰难。年轻容易冲动。

富士康连续自杀事件发生之后,政府部门选择了沉默,仿佛与他们无关。富士康等企业所实行的事实上的强制加班是法律所允许的吗?无数的年轻人变成了流水线上的机械手,变成工具,工作是应该的,但是工作不应该是生活的全部,官方对此熟视无睹。他们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奶,杀了还能吃肉。我相信富士康为了息事宁人必定会有大笔的公关支出。富士康作为商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本分,那么,维护劳工权利是谁的本分?中国日报网5月26日报道,富士康要求员工签协议,自杀将不赔偿!

有人纵容、扶持某犯下如此罪行!联合调查组入驻调查自杀事件,不过是为了堵嘴的敷衍,那份未来报告的内容,你我可想而知,只不过某将支出更多的公关费罢了。

所谓的改革开放进行了三十年,有什么变化吗?户口依然存在,高考依然是农民子弟几乎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而农村的教育质量,只有想不到的糟糕。想要让生活变得更好,最有效的办法依然是去城里打工,去沿海打工。把青春献给祖国,祖国用它来建设世博会!

二十年来,这是一群没有抱负,无能,怯懦的政治家,他们勉强维持着,而无能只会催生残暴。任由无序发展。看不到规划,感觉不到力量,从个人到国家都没有愿景,倒退则无处不在。

绝望。

——————————————————————-

改了一遍,图片和链接就不贴了。

2008年8月一个英国人买了一支苹果iphone手机,激活后他发现默认壁纸居然是一张姑娘的相片,于是他用markm49uk的网名在macrumors上发帖子询问,并上传了手机中原有的三张照片,就是这个帖子。这个帖子引起了轰动,人们迅即行动起来查找这个被称为iPhone girl的少女。显然这是生产线质量检测员(QC)忘记删除检测时的照片,她被很快定位在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观澜科技园C区三栋五楼手机检测生产线。8月28日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报道了这个女孩,sohu 制作了专题,,诸多媒体跟进。事情发轫之初即有匿名网友爆料iPhone girl已被劝辞,随后富士康官方面对媒体的询问表示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未开除她,并言明出于保护的目的拒绝相关采访。事情发展至此戛然而止,媒体集体失声,她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只留下三张青春洋溢的照片。

加拿大摄影师Edward Burtynsky在2007年拍摄了纪录片《人造风景》(Manufactured Landscapes),影片以一个在中国工厂厂房内的长镜头开始,镜头推动,闪过一条生产线,操作台的两边依次坐满低着头忙碌的工人,一条,一条,一条……推了8分钟后给出了全景,看不清尽头的厂房内摆满了生产线。绝大部分工作都是手工操作,只有极少的机器工序。这部纪录片拍摄了中国、孟加拉等国家部分工业场景,简单的画面颇具冲击力。

我曾经目睹内地一个OEM工厂拔地而起的过程,那是一家为阿迪达斯、耐克等品牌加工运动鞋的工厂,拥有数万员工。年轻人像被磁石吸引的铁屑一样源源不断地从不同的村庄来到那里,甚至由此衍生了一个类似职业中介的人群。他们与工厂人事部门存在着某种交易,由他们介绍的人可以顺利录用,这些人从各地农村——往往是自己的老家,包大巴拉来整车的年轻人,把他们送进工厂,然后按人头收取不菲的费用和抽佣。那些从大巴上下来的年轻人,面色茫然,带着简单的行李,住进简陋的宿舍,期待每天早上随着人潮走进工厂。

这种工厂的管理都很严厉。几万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如果不严格管理,极易形成不可收拾的局面。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出发也会要求企业必须严格管理,工厂往往造成附近的治安状况比较差。可以看到各种管理手段,除了严格的纪律之外,管理者会着力在工人中选拔那些听话、能力突出的人作为小干部。小干部具有工头的性质,所发挥的作用比制度本身还有效。管理制度的执行往往野蛮粗暴,不存在解释和原谅,尽可能的发挥杀一儆百的功效,在基层造成不公和委屈并存。

他们几乎每天都在加班,半夜才回去休息。没有人喜欢加班,在流水线上工作12个小时是一种折磨,但是如果不加班就会被解雇。出来打工就是为了赚钱,更何况是在面临失业的威胁下,有多少人能说不呢。背井离乡举目无亲,失业马上就面临生存问题,下一份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找到的。回家?如果可以选择回家,还用得着出来打工吗?加班是很多企业的特征,显然可以让厂方获得更大的利益,而让工人就范是如此简单易行,只要支付加班费就可以了。不愿意做?那就走吧,一大巴一大巴的人在源源不断地运来。

所以虽然会抱怨,但是他们还是渴望加班的,这样才能多赚钱。甚至会羡慕那些加班的人,在发工资的日子里这种感觉会特别强烈。农民子弟很好摆弄,只想多赚点钱,回家过年,然后再出来赚钱,回家过年……他们的宿舍大多连电视都没有,对生活的要求极低,大部分人穿着发的工作服,把钱尽量节省下来。相对这个工厂,以及那些民企、私企的福利状况和工作环境条件,富士康的条件绝对是佼佼者,在同乡的聚会中会觉得骄傲和引起羡慕,这在许多打工仔那里可以得到印证。

一些打工仔会互相认老乡,会谈恋爱,这样会创造一些社会生活——大多是简朴热闹的生日聚餐。恋情多半短暂,大有相依为命的功效,会伴随着争吵、醉酒呕吐、哭泣。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有的恋人会选择在异地结婚,婚礼只是简朴的摆了几桌,新娘也会显得羞涩、幸福,很像战地婚礼。而有的人几乎没有社交活动,连同事之间的联络也很少,只会闷头上班、睡觉。曾经在某个深夜,一个小伙子在下班的路上被汽车从后面撞倒,由于没有路灯,又有三辆车随后从他身上碾过。肇事车辆全部逃逸,那具无法辨识的尸体没有提供任何身份线索,没有人知道他是谁,从哪里来。突然少了一个同事不会在流水线上引起任何涟漪,不辞而别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而一大巴一大巴的人在不断地运来。

但是他们没有不快乐,相反,我觉得他们过得很好。劳累会引发无奈的感叹,不过他们接受这个现实,认为这是正常的。偶尔发发牢骚会很快被抛在脑后,生活不就是工作,领工资,回家过年吗?可能不容易理解这种安之若素的状态,但是以我的底层生活经验来说,那些被知识分子们认为受压榨的人们,只要他们有稳定的工作——不论这份工作多么辛苦,只要能获得合适的报酬,他们的生活中就不会有什么愤怒与哀伤。

再来看看那位iPhone girl,如果她依然在富士康工作,以后的生活会怎样呢?她会找到一个男朋友,这在有着数以万计员工的企业里并不难,他们会利用春节互见双方父母,随后结婚生子。用不了几年他俩就会因为年龄的关系难以在流水线上找到工作的机会了,不得不重新选择就业的方向,可以去待遇差一些但是对年龄要求不严格的流水线继续工作,或者进入服务行业,或者开个夫妻店并勉力维持。不管怎样,如果他们选择继续留在城市,还会生活在社会底层。如果选择回老家,生活也不会变得轻松,而且谁愿意放弃城市呢。

如果她不是一个只是初中毕业的农村孩子,而是受过一定教育,比如是个大学生,那么这种生活将会变得艰难,试想将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活直接转变为每天工作十二小时流水线作业,从单纯友爱的同学关系直接转变为粗暴严厉的劳资关系。中产阶级白领梦破碎,然后是一个痛苦的适应过程,适应了现实之后又要面对没有未来的明天。没有尽头的超时工作和严格的管理最大程度的遏制了生活乐趣,菲薄的工资在这个高消费的时代连寒酸都称不上。就算她每个月能攒下2000元吧,那么一年2万的样子,15年才能攒下30万,前提是一直能找到富士康这样的工作,每天都工作12小时。

种种负面情绪会不断累积,并且会将所遭遇的挫折放大,而挫折几乎是难免的。年轻人容易冲动,但是总会有亲情及时牵绊住。富士康为了息事宁人的赔偿金在这个时候往往起到了恶性刺激的作用,留给亲人几十万就谁也不欠谁的了,要知道可能干一辈子都攒不下这么多钱。

死亡并不可怕,人们害怕的是“怕死”。只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就不让过程痛苦,死就是美好的事情。可以解脱一切烦恼,可以让所有问题都不存在。死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哪还会有什么不舍和不甘心,更何况这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舍不得的。可能会想出几个对自己很重要的人,但是我对他们来说重要吗……没有我,他们会哭一场,然后照样快乐的生活。而且如果自杀带有报复(富士康等)性质的话,岂不更爽,妈的我死了你们也别想好过!

想明白了,向外跨出那一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艰难,只不过是一步,30CM,1秒钟。

富士康连续自杀事件发生之后,政府部门选择了沉默,仿佛与他们无关。富士康等无数企业所实行的事实上的强制加班是法律所允许的吗?工作是应该的,但是工作不应该是生活的全部,官方对此漠视,我相信富士康为了息事宁人必定会有大笔的公关支出。富士康作为商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本分,这无可指责;那么,维护劳工权利是谁的本分?!中国日报网5月26日报道,富士康要求员工签协议,自杀将不赔偿。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奶,杀了还能吃肉!

有人纵容、扶持某犯下如此罪行!所谓联合调查组入驻调查自杀事件,不过是为了堵嘴的敷衍,那份报告的内容可想而知,只不过某将支出更多的公关费罢了。

所谓的改革开放进行了三十年,有什么变化吗?户口依然存在,高考依然是农民子弟几乎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而农村的教育质量,只有想不到的糟糕。想要让生活变得更好,最有效的办法依然是去城里打工,去沿海打工。把青春献给祖国,祖国用它来建设世博会。

自邓公之后廿年来,继任是一群没有抱负,无能,怯懦的政治家,他们勉强维持着,并由无能渐生残暴。任由无序发展,看不到规划,感觉不到前行的力量,从个人到国家都没有愿景,而倒退则无处不在。廿年来最明显的变化是,以前需要遮掩的行为已经无需担心民众的指责,可以堂而皇之的公然进行,为官者不觉羞耻和胆怯,为民者习以为常。

绝望。

福州,书店

May 29th, 2010 Posted in 废话 | 97 comments »

在车上构思了一部畅销小说之后,想说说福州的晓风书屋,刚才看到nana的博客也在说书店,路过借来题目一用。

年初出差到福州,为了 打发时间就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福州的小书店,遂第一次去了鼓屏路的晓风书屋。后来三月的时候在豆瓣上看到有人发起了声援福州屏山晓风书屋的活动。书屋的租金 涨了,双方谈不拢,于是书屋经营和读者们发起了这次活动。事情上了电视,报纸,上升到了挽留福州最后一缕书香的层面上。最后政府出面,在三坊七巷找了个地 方租给了书屋,有500平大,皆大欢喜。屏山晓风书屋也在停业了100余天之后,在昨天下午,5月27日2点暂时在鼓屏路原地址重新开业。

我 早上在酒店赖床,算了算时间,打算11点结账,去晓风书屋看看,然后去车站。上了往鼓屏路的出租车才知道福州南站距离市区很远,时间一下子紧张了起来,于 是告知朋友直接开车去鼓屏路晓风书屋找我,怕他不知道,还想特意说一下位置,他说我知道。真没想到这个家伙居然都知道这个书屋,不知道是该对他刮目相看, 还是对书屋刮目相看。

书屋里面还是老样子,2、3个人还在摆放书籍,听对话昨天才又摆上,有些书放的地方不对。二楼的灯也都开了,里面有几 个买书的,闲闲散散的,间或会有个人兴冲冲的进来,和店员老板寒暄几句,得知书屋重开就来看看什么的。有两个小学生背着书包嘻嘻哈哈跑进来,说,那边有好 看的我带你去看。

生机勃勃。我转了转,翻了翻,还是没什么特别想买的,有几本可买可不买的,而且心里总想着,淘宝上说不定会便宜一点。翻了 一圈,朋友到了,车停在门口,他是没有兴趣进来的。想了想,还是买了三本,《那时文坛》、《杀死一只反舌鸟》《夕子的近道》,就当是支持一下喽。然后付钱,老板帮我把包递过来,好想跟他讲这个黑色的小包是来自诚品书店的。也不熟,他也腼腆倔强的样 子,也不跟我搭话,我就急匆匆地走了。赶到福州南站,一片荒郊中富丽堂皇的车站,空荡荡的,朋友说这是因为海峡西才修的云云……

上海08 年,季风书园地铁陕西南路店由于租赁合同即将到期,面临因租金大幅上涨而可能关门的“险境”。此事引来申城文化界及大批爱书人的关注,爱书人还在豆瓣网上 发起 了名为“一起来捍卫陕西南路季风书店”的活动,600多名网友积极地为地铁“季风”出谋划策。之后在政府等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地铁“季风”与地铁公司正式 续签三年新租约,地铁“季风”得以保住。租金比同期出租的其他店面便宜得多。

书店的胜利满含辛酸和寒怆。诚然这种 对局的胜利表达了读者对书店作为文化传播象征的坚守,政府对于文化的尊重,社会对于书店存在价值的认可。但是书店作为一个买卖,已经到了养活不了自己的地 步,这种勉强的存在,经营者是不是想过这是为什么?

我每到一地都喜欢逛逛书店,特别是小书店,还没有一家让我留恋往返的。晓风书屋这样的书店,就其主业——书,这方面而言,乏善可陈。这和我们目前糟糕的出版业存在着必然的干系。国内的出版物连良莠不齐都难以称得上,写小说的在写散文,写诗的停留在八十年代,新生代的小说们花花绿绿的连二千常用字都认不全的样子。想想也不能怪他们,我们现在是四十年代不能写、五十年代不能写、六十年代不能写、七十年代不能写、八十年代不能写,九十年代不能写……二、三十年代倒是可以写写的样子,但是又有几个人真知道那时候的事儿?反正一窝蜂去胡编乱造明清的事情,弄得多了也没意思,大多还是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历史水平,有个大家讲坛就足够乐开怀了。国外的书大体上还是那些名著当家,现代外国书籍的引进好像是挺踊跃的,但是大多让人望而生疑,翻译水准很难说。不扎实,没有可信赖的。原本在我心目中很有声望的三联书店这些年风波不断,居然开始卖书号了,联名公开信也出来了,各方人士骂声不绝,他倒是依然故我居然还出了一套自己的文集,被骂得狗血喷头还有这心思也算是奇观了。

诸多标榜人文学术的小书店也缺乏经营之道,不过是新华书店的精选而已,经营手段也和新华书店别无二样。屏山晓风书屋里面有一些书是自己塑封的,只能看看封面,真是让我郁闷,你心疼新书被弄脏那就不让购书者翻看了吗?不少书店现在都有这个极其恶劣的习惯。我不清楚卖书的利润是多少,经营不下去的书店从没有反思过自己的,好像卖书的就应该赚不到钱似的。生意就是生意,如果不能以做生意的角度来经营,那么就应该生存不下去。以屏山晓风书屋为例,拥有足够的知名度,但是在经营拓展方面又做了多少?这次政府在黄金地段给了500平米,他们现在的打算也无非是200米摆书,其余300米做茶室,举办讲座等,并没有想过在商言商从书出发来赚钱。

这些书店,在可以想见的未来,对我而言还是一个无聊的时候才去杀杀时间的地方,它们要在淘宝卓越孔夫子的重压之下找到一条生存之路才行,而并不是作为一个象征而存在,那样是我们的耻辱。

我们的耻辱已经够多的了,也不在乎多一点,是不是。

阔别的年代

Mar 23rd, 2010 Posted in 废话 | 959 comments »

google总裁的那篇博客出来的时候,我觉得这是google对于在华境况不满的表达。他们采取了非官方的方式来传达这种信息,这说明还不想撕破脸皮。那时候我怀疑已经存在一场在google和中国政府之间的谈判了,而且这个谈判应该是处于不利于google走向的,所以google决定表示自己的决心,借以施压,并且为可能存在的退出做准备。

中国政府在最初的反应是不可置信的张大了嘴巴,很干脆的沉默,没有及时的作出反应。我觉得这是因为他们根本无法相信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怎么不听话了?一个互联网企业怎么敢这样无礼?随即做出了更傲慢无礼的姿态,但是这时候,五毛党并没有出动,而是很克制的敲边鼓。

google接着出招,爆出邮件攻击事件。我觉得同等量级甚至更为恶劣的邮件攻击是一直存在的,google此时爆料,等于放出胜负手,而且很大程度上有给退出找一个理由的意思,一个这么有影响的国际企业做出退出中国的决定,绝非儿戏的。google必然面临不遵守中国法律的指责,为此,google放出了邮件攻击事件,向世人,向国际社会讲述了在华境况。这时候,中国的选择已经不是很多了,对此事件的反应同样迟钝。正是因为这种迟钝让我觉得google还有可能留下来,因为我觉得可能存在某个进行中的谈判,互相交涉才导致官方反应迟钝。

我不知道我所一直暗暗依赖的谈判是否存在。春节过后,google再也没有任何消息放出来,相反,大陆由官方至五毛开始从各种角度攻击google,外媒谣言不断,我知道完了,google铁定退出。沉默意味着已经不值得浪费精力了,google懒得就此事废话了,行动是最好的答复。

google目前还可以访问hk的链接,我觉得用不了多久hk的google搜索将会被大陆屏蔽;gmail中的buzz功能是逆天的,如果google不肯在华阉割buzz,gmail肯定将被干掉。

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什么?是互联网,google是目前互联网上最好的产品,它的经营理念和所推出的产品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精华,是这个时代最耀眼的部分。我们曾经有过被现代文明抛弃的经历,而自100年前开始,中国人追寻世界的步伐从未停止。我不知道google退出事件的最终结局是什么,因为目前还可以访问google.hk,当这个链接打不开的时候,中国在历史上处于什么样的境地?

我觉得有些东西是挡不住的,google走了,他们也必然会消失,因为他们将失去存在必要而被反噬,他们才是这个时代最不合理的存在。我会看到需要翻墙才能访问google那一天,同样我也会看到五毛消亡的那一天。

2009年,和平的年代

Jan 2nd, 2010 Posted in 废话 | 4 comments »

我是个寡淡无味的人,木讷呆板,反应迟钝,喜欢说教。认识到这些优点并不难,只要有勇气和生活常识就可以。但是面对这些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为此我沮丧到想去跳楼,如果不是天降神兵和仙女搭救我,十有八九现在已经重新投胎了,真的,有人知道这是真的。被搭救之后,我对着镜子努力发掘自己可爱的地方,企图找到一些支撑活下去的理由,太难了,这也是真的……我就想,一个人总要有点爱好吧,自从我戒烟之后,在爱好这方面一直没有什么填补空白的东西。很认真的想了想,好像就看书算是个爱好,其他的,看电影也算是一个爱好。我觉得这两样其实可以算作一样,书和电影是差不多的东西。于是2009年我重新拾起了阅读,虽然并没有因此变得可爱一点,但至少偶尔会觉得还是干了点什么。重新开始进入他人制造的世界中去,我花费了一点时间,要克服点心浮气躁,忘记其实我应该去跳楼了这事儿,乱世书生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从看书说起吧。《收获》越来越像一本娱乐杂志而不是文学杂志,这不仅是因为它的娱乐内容低俗的可以,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小说质量不高。《收获》上面出现大篇幅的配合影片档期的导演访谈,这对于一本文学双月刊来说未免有些奢侈,如果说《十月围城》还有点说道,那么刘镇伟的《机器侠》《越光宝盒》这样的片子就很差点意思了吧。《收获》有这么缺钱吗?我买了几本都没找到一部称得上好看的小说,还是沉湎于荆歌、苏童他们的那个调调,农村的魔幻的,而城市小说描写的生活仿佛停留在1985年。这个当然有受限于时下作者能力的问题,但是编辑不力也有一定责任吧。

《译林》还是那个《译林》,老外的畅销小说用来解闷是不错的,就像是暑期档的那些电影。今年没有什么特别好的,虽然今年是《译林》卅周年,但是一年看下来没有记得住的小说。年底下载了《白色夹竹桃》改编的片子,改的很糟糕,比《超级说客》《将军的女儿》改的还要糟糕,这三部都是我喜欢的以前《译林》上的小说。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大陆没有欧美那样的畅销小说,很明显是有这个市场的。80年代末的那次纯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大讨论之后,通俗文学就死掉了,如果不是港台的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支撑着,通俗文学在大陆几乎被连根拔掉了。我们为什么就没有高品质的畅销书呢?我很认真的去看起点上面的那些小说,真的看不下去,甚至都有了自己来写的念头。 这种低劣的东西不应该是全部,而造成缺失部分的原因是什么?我不排斥故事会,但是不能全是故事会吧,甚至连故事会都不如。

在成都的时候,有一天难得晴天,我坐在阳台上翘着腿惬意的打算消磨一下时光,于是抄起一本《看电影》,看了几页终于受不了了,突然一下子就特别受不了,暴怒,把杂志掼在对面墙上。我不明白怎么会写出那样的文章,从行文到格调都让人无法忍受,低劣到比网上的业余作者的博客还要难看很多的程度。后来在报摊上发现一本《香港电影》的杂志,还算看得过去,只是涉及范围略窄。

其他的杂志报纸基本不看,新闻综合类的报纸刊物没什么阅读价值,我不想知道什么真相,也不想听专家喋喋不休的胡说八道,那些专栏作家的搔首弄姿比我这个人还要乏味。

原本以为挺多年没看书了应该会找到不少可看的,当站在新华书店的时候,我很失望。格非、苏童、述平、刘恒、余华……这些年都在干吗?我拿着《河流》翻了一会儿,还是没买,感觉他还是那样子,不是说他不好,而是觉得他越来越枯,重复的太厉害,但是至少他没停下。

林白的《妇女闲聊录》是本好书。这本书的形式虽然有新意,但是也不会是前无古人,这个形式很好玩。前言不搭后语的段落分配,忽东忽西的人物,但是在内容上可以精心的设置呼应,整部书马上就好看了,余地很大。抛开形式不论,单就内容而言也很出色,这才是贴着时代的文学作品。真是没想到林白会写出农村内容的书,不过不能算小说,应该算纪录片。

今年看到最好的小说是日本的《裂舌》,作者是83年出生的金原瞳。看完之后我有震撼的感觉,悲伤。这是本很日本的小说,从它身上能看到过往的日本作家的身影。内容就是时下的年轻人的故事,边缘,真实,不优柔造作。虽然是很好的小说,但是我很没勇气马上再看一遍。

我挺喜欢看杂文访谈类的闲书,今年看到比较好的有李翰祥的专栏集和王安忆的一个访谈。有一天在上大门口的书店看到有林夕的集子,就买了一本《我所爱的香港》,原以为是风花雪月类的,没想到是本怨念很重的书。他在里面嘟嘟囔囔的发牢骚,对现下香港的种种般般全都看不上眼,全是鸡毛蒜皮的,甚至望风捕影的很八婆。看得笑死了,真没想到写了那么多情歌的林夕居然这么三八。香港的专栏作家有薪火相传的一些风格,而且很注重卖相,所以都不难看,全无大陆这些货色的说教之酸腐之气,所以可以随时拿来杀杀时间。

今年看了很多电影,其中有很多是带着涉猎的目的去看的,纯娱乐性的反而看的不多。新片看了一些,《白丝带》很闷,《母亲》是很好的电影,《第九区》只是一个手法新颖而已,其他的外片没什么很深的印象。大陆今年的新片出乎意料的不怎么样,毕竟大导演都有作品,但是连田壮壮都沉了,这让人感到有点悲哀。但是就方向而言,还是值得对未来抱有期望的。《斗牛》《我的唐朝兄弟》《麦田》,都绕开了现实题材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都在影射现实,特别是《斗牛》,虽然影片本身没什么了不得的,但是突破尺度的意义重大,想想《鬼子来了》就清楚了。《风声》虽然烂,但是却有点打着红旗跳着探戈的意思,这是个启迪。

香港电影人全面进攻大陆,除了杜琪峰。从年初王家卫恬不知耻的拿《东邪西毒》骗钱,一直到年末的《十月围城》,能看出香港电影人已经开始适应大陆的市场,并且找到了方向取得了成功。小个子陈可辛展示了香港人的智慧、韧劲、勤奋,如果大陆不对他们加以钳制,几年内他们将把大陆商业电影赶尽杀绝。贾樟柯去死吧。

台湾电影还是那样,一点进步都没有,好像随时能断气的样子,要不就干脆断气算了。又没市场又没钱,从业人员人丁稀少,还不如转投大陆或者香港发展,这是迟早的事情。台湾导演如果来大陆,用大陆演员拍一些那种调调的青春爱情片,肯定有市场的,只要有个差不多的剧本就能行。

今年看了一些7、80年代两岸三地的华语电影,感触颇多,有写一个系列随笔性质东西的想法,会很有看点。这个一定会写出来的,因为很感兴趣,也需要写出来才能梳理出来自己的想法。香港的老电影都能找得到,而且大多经过翻修,大陆和台湾的就比较难了,特别是大陆的,80年代的一些片子根本找不到,一点希望都没有,还不如台湾的一些电影,虽然模糊至少还能看到。这方面我真的是腹诽颇多,大陆这些土鳖红卫兵!

看了一些欧洲电影。法国的老电影真好看,但是需要心境才能看得进去,因为太平淡了。东欧的俄罗斯的片子才是最深刻的,这是气质的问题了,天生的。东欧的电影多半和时代相连,这是他们逃不过去的宿命。有个重大的发现,那就是北欧的电影,他们才是最偏锋的电影,那种发自骨子里的压抑、变形的力量让人震惊,而且北欧的电影没有时代感,所以人性的比重就特别多。

还看了一些比较生冷的电影,包括记录片。大陆的纪录片看的最多了,包括上访的那部。大陆的纪录片往往带着揭露真相的目的,或者可能作者认为自己有这种使命,从而使他们的观点缺乏必要的支持,因为他们都是只拍摄社会底层这一个方面,而对政府以及管理者的资料是完全缺失。毕竟纪录片不是新闻采访,这太糟糕了。而且在取材方面,全都奔着社会最阴暗的地方扎过去了,简直就是贾樟柯的翻版,不免让人怀疑是不是有投机的成分夹杂其中,因为这样的片子在国外容易拿奖。

这一年看下来还是有很多值得回忆的东西,虽然一个人看到精彩处会有妙处无人可说的感慨,但是偶尔也会有温暖的感觉——会意的感应。写了一年的新闻也没有解决想要解决的问题,我的表达方式依然有问题,因为找不到范本,所以真的挠头。12月的时候下定决心开始写巨著,划拉了万把字就给删掉了,又全推翻了,还要重新来。这个是最让我崩溃的,要重新编造人物,编排故事,打草稿……希望这是最后一次,这个巨著简直成了心理障碍,这个不弄完,其他的什么都弄不起来。答应东方不亮好几年了,也编了好几个,就想着巨著完事了就写那些,但是巨著算是弄不完了,愁死我了……

看电影小组是个很好的想法,但是进行的并不好,我有很大的责任。这件事情不会放弃,要重新谋划搭架子重新开始,不然我一个人看电影就闷死了。2009年年末我和别人打了一个赌,赌注是在中国地图上拉一条最长的对角线,把穿过的城市列出来,然后俩人一路嫖过去,谁输了谁买单。赌的内容很简单,2010年我要是能过英语四级就算我赢。

我数了一下,2010年只有12个月,而不是24个月。操他妈的,这个赌太操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