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于冬 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出路
目前大家都在讨论《疯狂的石头》,我现在从投资人、制片人的角度来谈谈对于这部影片市场运作的看法。首先,这是一部具有非常好的投资组合模式的影片,刚才讲到这部电影在国内制作成本是130万,但其实还有刘德华投资了200万,影片总投资是300多万。这部电影投资预算是300多万,而在内地的只有100 多万的投资成本,这是这部电影能够进行拍摄、诞生的一个最关键因素。宁浩拿着这个剧本已经五年多了,我最早认识他是在2000年,他就给我讲了这个故事。五年拍不成这个电影,就是因为这部影片最少要200多万的制作成本,而国内可能预见的收入就是100万多一点,卖电视台、DVD,影院公映的市场只能是奢望。而当宁浩找到创立“亚洲新星导计划”的刘德华做这个事情之后,有亚视的投资和内地四方源创公司周林出的100万,这个电影有了300万的资金,就可以去拍了。余伟国当时是监制,他有一个硬性的条件:如果超过300万,我马上换导演。宁浩就是在这个条件下去想象、去创作,他知道这部低成本电影不可能请什么明星,也不可能请很多人,于是他集中选择了重庆这个给人很多奇妙想象的城市,想了一个故事结构放进来。影片的创作基本上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宁浩拿高清去拍,无需考虑胶片成本;时间也很宽裕;演员虽然不一定都是专业演员,但是他们有时间,不会像现在很多演员都是档期给你有限的几天,拍完就走,因此他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慢慢磨,慢慢讨论,慢慢研究,这个电影就是这样从容出炉的。
由此,我就在想我们国内的低成本电影市场的出路到底在哪里?也就是我们一直在讨论的,现在国内所承受的市场风险在哪里?我们可能就是100多万,这个市场可能就是100多万的收入。拿全国电影院线票房计算,去年影院票房收入20亿,今年估计会达到26、27亿左右,过去三年来 (2002~2005),全国电影票房每年以超过5亿票房的增长速度在增加。其中将有30%多回到制片方,所以对于制片方而言,整体上收入的增长差不多是 2亿左右。然而,我们每年在这个行业投入的资金是多少呢?先从产量来看,去年是240部左右,前年是200部左右,今年有望突破300部,每年国产电影产量都在大幅度增加。就按每部300~500万的制作成本计算,单在制片成本上,投资在这些影片上的资金就有16亿左右。与此同时,我们在这三年中,一共增加了591块新银幕,按平均1个座位1万元算,这就是5个多亿的资金投入,再加上前面说的大致16个亿的制片成本,这样每年资金总投入就大约有20亿左右;而每年最终票房只增加了5个亿左右,前面说了,所增加的票房中能回到片方手上的大概在2亿左右,然后再刨除全国电视台、DVD音像商购买国产片的收入部分,剩下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的投入是在市场上,或是库存,或是积压,总之还没有变成价值回来。所以,这个帐一算,大家就有一个问题:现在一部电影的投资 300万也好,500万也好,现在影片资金回笼主要来自于哪里?电影频道。电影频道每年支持电影的收购资金差不多5个亿,就是买片所要花的5、6个亿。影片从票房回收的成本额是很低的,刚才提到的每年增加的5个亿票房收入中回到制片方手上的2个亿中,还没计算拷贝费、发行费、宣传费等流通领域消耗的成本。我经常讲现在每天都有片商在飞机上飞,我没有具体算每小时有没有人在卖片子,起码每天是有的。所以,现在增长这5、6个亿的票房,实际上是大量的资金消耗堆出来的。这个增长的幅度不够,我们成本代价就很大。也就是说,中国电影的“GDP增长”,目前来讲实际上是以过量的消耗投资成本为代价换来的。
现在新片进入影院,头一天开两场没票房,影院马上就换新片。基本上就是处在浪费资源,浪费成本的状态下,包括张杨的《向日葵》。全国票房30 万下片,北京新影联5个拷贝,2万票房,这个片子的票房就可以低到这种程度,这即使是在十年前的计划经济时代也是不能想象,不能发生的。我们不是怀念那个时代,但当年《泰坦尼克号》产生3.6亿票房的时候,高军先生主导发行的《爱情麻辣烫》照样获得了2000多万的票房。当然,高总当年运用了各种市场运作手段来推动这个市场,如超前点映、双影城点映等,但现在没有了,大部分的拷贝,8000块钱一个,火了洗印厂。洗印厂生意却比以前好,因为有大量新片出来,而全国目前就剩下三个洗印厂,濒临关门的长春洗印厂现在每年都有1000多万的利润,达到了当时90年、91年的收入水平。而现在每周上三部新片,每天都有人在卖片,而院线基本是坐在家里,片子看都不看就排上去,一场没人看就马上下片,电影院也很现实。现在是全国前50家电影院的经理决定了一部电影的票房,而不是过去全国32个省电影公司发行科长。
我认为这是很浮躁、很不正常、不健康的一个状况,但是它是一个过程。我一直在想中国电影喊了这么多年的“走出去工程”,但在操作中是否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应该找到它的规律,我认为中国电影要走出去要走“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就是我们现在要讲的《疯狂的石头》概念:国内只能承担影片总投资的30%,最多50%,那剩下的钱从哪来?就是华语地区其他市场,如香港、台湾和东南亚的录影带、电视台。国内三分之一有把握的回笼渠道也是电影频道、DVD。像《疯狂的石头》,这是一部完全内地题材、由内地导演和演员在内地制作的影片,香港亚视出资200多万,他有一个包装,有“亚洲新星导计划”这样一个概念,而卖给大陆130万,只是10年的发行权或者是15年的期限权,版权销售片库仍在香港。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反过来做这个事情,因为内地传统影院还承受不了对于每年一、两百部国产片电影产量的支持,我们承受的只是 30%的成本,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拿这30%或者50%完成预售,通过预售方式跟港台市场合作,拍一些低成本电影。这是目前可行的一个做法。我曾尝试过几部这样低成本电影,如《美人草》,总投资500万,内地200万,外面300万(包括舒淇的片酬);又如《诅咒》,总投资500万,香港寰亚投资了200 多万港币,再从日本、东南亚的DVD市场收一点,就是300多万港币。所以,合拍的方式,以拓展海外市场的空间的方法来换取新的投资组合模式的方式是可行的。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培养我们国外买家,海外买家。为什么这是一个非要刻意做的事情呢?这么多年,我们国产片在国际市场上几乎没人问,没人买。海外买家主要买韩国片、日本片、港片,亚洲片里面还有最近的泰国片,台湾片现在这几年是比较少的。而海外也有各种各样的买亚洲片的公司,有些中小发行公司买不起那些大片,也刻意关注亚洲的中低成本、有特点的电影。英国有一个买家,他在英国专门有一个发行概念叫“亚洲极致电影”,就是专买恐怖片,日韩的恐怖片、香港的恐怖片他都买,用“亚洲极致电影”一个包装做这一系列的电影。我们要培养海外买家,让他们赚钱,从而形成一个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即我的影片专门给你发行,你是代理,不收你很多钱,也不用保底,每年发多少,我抽多少,你留多少。所以,实际上这是一个发行的买家合作过程。中国的投资人、制片人就要刻意地培养这个买家,只有当买家赚钱了,他才能够到你有大片的时候,追着和你签预售合同。如果一个地区签二、三十万美金买你的影片的话,那么对于中国电影就是一个很大的支持。韩国电影在1997年以后也是这样的,一大批的电影在国际影展上卖,一下子吸引了很多买家,买家这次三万美金买的,他赚钱了,他下次还来买你的影片,一定是这样一个过程。这是第二步,中国电影要在外面集体化、规模化地推出、培养当地买片人。
第三步,依托我们强大的内地市场未来的空间。因为我们不是越南、缅甸这样的小国,我们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市场,我们未来如果有200亿票房的话,我们不需要合拍了,我们就拍中国内地题材的电影,我们都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到那时即便是年轻导演也可以以各种形态的电影出现,影院充足,各种层面的观众都有。日本全国每年电影票房现在折合人民币大概在是200亿左右,韩国是60亿,我们现在才20几个亿,等到我们市场增加10倍,我们的市场可以容纳更多形态的电影。那个时候,我们的市场是什么?我们的制片公司、我们的制片人是以市场换市场,全世界都想把电影卖到中国,这是未来中国电影非常健康或者是非常好的状态。
但是,这些仅仅依靠我们这些市场运作的人是不够的,要尽快把市场体系建好,不要把资源浪费掉,不要让那些新来的投资人投入了第一部影片不敢投第二部。每年投入16亿的价值,我们是不是能把16亿转换为更有效的票房增长,能让片方获得更多的资金回报,用于更多的产业循环中?是不是能更有序地减少资金浪费、“能源浪费”,当然要动脑筋,拍什么内容样式的电影,用于我们的产业发展中?我们的影院现在每年以300块银幕的速度在增长,我们每年以这样的速度在发展的时候,我们是否能用心把现有的菜做好,把现有的市场尽可能做大一点?现在我们应该看到一个好的前景,我们的目标是十年后能不能达到200亿,如果那样的话,我们今年是华语青年影像论坛举办的第一届,到第十届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不用考虑市场了,想拍什么就拍什么,因为我们的电影工业足够强大,我们依托的市场足够大。所以,这是一个过程。我们今天冒出一个宁浩来,我们希望未来有50个宁浩,50个冯小刚,有一大批各种形态新电影的出现,那个时候我们市场情况就会跟现在很不一样。
刚才还讲到了录像带、网络,未来这块市场空间很大。今年DVD市场在下滑,但是电子信息业在增长,手机、网络、广告业市场在增加,这都是非常好的状况。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些机遇,尽快规范这个市场,让它能够有效地支持现在的电影产业,让我们作为制片人也好,投资人也好,能够在这个空间里面运作出利润,然后继续做出更多的电影。
非常不能理解,为什么只要是艺术电影就没人看,哪怕贾樟柯三峡好人那样的得大奖的。可以理解投资人,可以理解院线,可以理解导演,但是这中状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看艺术电影的人太少,还是因为盗版太多。。。
拍得有问题,这种电影属于电影节电影,就是为了混电影节的。我非常看不上贾樟柯,他刚一冒头,就是这个《小武》的时候,我就看不上他,当时还和大老师在剑对付过几句,大老师不会记得这件事情了,但是我一直在等着贾樟柯现形。
有合适的机会我一定数落数落贾樟柯,简单的说,他纯属投机,没有艺术追求也没有任何坚持。
电影频道救了中国吃电影饭的很多人啊……
Slam dunkin like Shaquille O’Neal, if he wrote intfmraoive articles.
私は同時にフィットWLを着色私の最高の時間枠を取得する可能性がある場合、私は、タスクバーが透明のままであり、私は質問記述のように見ることなく代替手段が存在しないという事実と3つのスライダを好きでないので、非常によく、良いことがあり /クロックは常に、おそらく多くの場合schokohrrutigeは色が明るたくさんある場合、それはどのような種類のそれらのアクションをスキャンするのは難しいように書き込まれます。
Superior thinking denarstmoted above. Thanks!
I was seriously at DefCon 5 until I saw this post.
I’ve been looking for a post like this forever (and a day)
It’s a pleasure to find someone who can identify the issues so clearly
Enlightening the world, one helpful article at a time.
I feel so much happier now I understand all this. Thanks!
Boy that really helps me the heck out.
Always a good job right here. Keep rolling on through.
I can already tell that’s gonna be super helpful.
AFAIC that’s the best answer so far!
These pieces really set a standard in the industry.
There are no words to describe how bodacious this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