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2001年讨论会:李安王家卫徐克姜文

2001年讨论会:李安王家卫徐克姜文--华山论剑对谈华语电影
  
  
  原载于2001年8月号《看电影》
  
  -----------------------
  

  
  
  会议:国际华语电影工作者交流会
    时间:2001年4月29日
    地点:香港丽晶酒店
  
  
  文:范皓然
  摄影,本刊记者=皓然,同英
  
  
  
  
  
  
  
   这不是我在内地常见的那种走样子的务虚会,但也不是什么严肃的主题鲜明、准备充分的学术会。它挺像一个有创意的噱头,在这次“香港金像奖”前6个钟头开的,相当有意思--一度讨论激烈--远比这天晚上的金像奖典礼耐人寻味。
  
  召集者和主持人是吴思远和尔冬升,原来的通告说候孝贤也会来,结果却没到。有点遗憾。但是李安、王家卫、姜文和徐克一一代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乃至整个华语世界的电影最高水平,显然足够资格。
  
  
    ☆李安:我就是俗,所以我喜欢的东西都有卖点。
    ☆王家卫:我没故意要弄那么深。
    ☆姜文:你喜欢看就看,不喜欢看就别看。
    ☆徐克:房子着火了,我就忙着扑火。
    ☆华语电影向何处去?--所有什么“向何去”的问题其实都很天真,大的没谱。
  
  
  
  
  
  
  口丽晶酒店楼的这间会议厅不大.但视野很棒--宽阔巨大的窗子正对着维多利亚湾。与会者总共有百多人,一半是记者,另一半是嘉宾。他们中的几个人在会议中表现活跃,向王家卫和李安提出一连串质疑,使这个会度有股“华山论剑”的味道。我的感觉是,华语电影就像任何艺术那样存在着派系之别。
  
  
  
  其实仔细一想存在派系之别,甚至即使有“派系之争”,也都正常,艺术观点不同,加上市场竞争、足以造成分歧和对立。比如说在对[卧虎藏龙]的评价上,姜文说它是“20年前的东西”,又说“但你得允许美国人喜欢它”,而徐克--作为武侠电影的一代宗师,他对[卧虎藏龙]也有看法,他的看法是什么?他其实没必要去讲--我的同仁做过个小调查,徐克的影迷没有几个人喜欢[卧虎藏龙]--当然这并不说明徐克不承认李安的厉害。
  
  
  
  
   另外,对于王家卫.我们知道杜琪峰对[花样年华]的评论近乎不屑,他说“王家卫从[阿飞正传]之后拍的都是同一部电影”,又说梁朝伟和张曼玉在片子里的表演没什么突破,而王家卫对此的回应是:我不会这么语无论次地讲话。
  
  
  
  
  
    口作为个记者有时候发现这些东西比看一场电影还有意思当然,如果我把我的感觉说得很具体--当真事儿说,那就像是煽风点火,跟狗仔队差不多了。然而就事论事也很难,你知道,有些事根本不能说,否则有人恐怕会跟我翻脸--好在能说的也还有意思。
  
  
  
  
  
    口李安是最先到场的--他显而易见是这届金像奖的最大主题。一群记者立即围攻他。我印象最深的对话是:
  
    问.您知道成龙和章子怡的绯闻吗?
    李安:听说了一点点。
    问:你如何评价章子怡?
    李安:她不太懂事……喜欢撒娇吧……其实她是个有前途的演员。
  
  
  
    李安是个谦谦君子,他似乎不懂得拒绝任何你问得出来的问题,他一定会像孔子那样告诉你他的答案。于是第二天香港报纸对这次会议的报道的标题是《李安指章子怡不懂事》,香港人很懂得娱乐,他们似乎根本不在乎什么“华语电影向何处去”。
  
  
  
  
  
    口王家卫随后来了,还戴着那副墨镜对记者们的一切问题只报以微笑礼貌地充耳不闻--他一路向李安那里走过去,原来两人私交很好--见面就拥抱,寒暄几句后王家卫笑说:“听说你最近得了一笔钱?”李安道。“那边给了100万。”李安说的“那边”大概是中国台湾的某个部门对他的奖励。王家卫连说恭喜.两人就坐在一起,谈笑风生,显得十分投机。
  
  
  
  
    口姜文和徐克脚前脚后进来,徐克叼着根雪茄、神情带着老江湖的酷练。姜文戴上眼镜.则多了分斯文和狡黠。我随手递给他一本[看电影]。这本杂志几乎使他整个会议都在溜号--看上去他基本上不知道自己干嘛来的,在会上也没讲几句话,就一直老实地坐在那儿看[看电影]。会后我问他杂志怎么样,他说:“别说,还真有点意思。”
  
  
  
  
  
  
  
  吴思远简单几句开场白后.这会就进人了正题。
  
  
    吴思远:今天请来他们四位,是想从他们的角度对华语电影的走向谈一谈个人体会。先请王家卫导演谈谈--你的[花样年华]在国际上卖得不错,你对国际市场看法怎样?
  
  
    王家卫:说到国际市场,我没有什么特别经验。[花样年华]卖得不错可能是个例外(众人笑)、我拍电影没有老板投资从1992年开始,我自己制作。我个人的体会是当导演很简单,就想怎么把电影拍好。反而当制片人很辛苦,又要等钱,又要考虑开支成本,最后还要搞发行,不容易,所以我发现我们有很好的电影专业人才,像李安的[卧虎藏龙]里有很多我们自己人,但我们没有好的制片,所以我们的电影在发行环节比美国人差许多。
  
  
  
    吴思远:就是说你认为我们要在国际上打开局面,要有好的制片?
  
    王家卫:我们的传统观念,制片就是老板.其实最主要的是管理,我希望有办法培养越来越多的制片,要跟国际接轨。
  
  
  
  
  
  范皓然口述:
    --我们第一次采访王家卫(详见2001年第2期《王家卫:电影是另一个问题》)就感觉他把电影和电影业分得很清楚--他的电影‘非常不商业”,“非常个人化和主观”,因此他拒绝为你分析他自己的电影,因为那等于他在解剖自己;然而当他必须谈电影的时候,他总是站在个制片的角度说电影业的问题,他强调制片、管理和发行,俨然一个纯粹的商人。所以我们对王家卫的印象要做修正,他有一个很理性的头脑,至于他那些感性的电影--那大约是另一个王家卫拍的,他躲在他的电影里边.躲在自己的梦里边,他能说:“我和这个女人的距离只有0.l公分……”但也能跳出来用另一个声音说“电影发行问题”,这人确实辛苦。
  
  
  
  
  
  
  吴思远:现在我要问李安先生个问题,你拍[卧虎藏龙]时,是不是早知道它在欧美有市场,所以拍戏时就刻意迎合西方现众?--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想问,媒体也说[卧虎藏龙]是为西方人拍的。
  
  
  
  
    李安:其实那是猜测和误会。我没想到片子在美国会这么卖钱,否则我就拍英文对白了。我拍[卧虎藏龙]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喜欢武侠,所以拍武侠直是梦想。至于是不是在迎合西方人,这个过程我想是本末倒置的--我是中国人,但一直受西方文化教育,我觉得西方戏剧很精彩,我就借鉴,我在早先的片子里也借鉴过很多西方的东西,但那不是刻意去求,而是我长期接受西方文化后自然而然形成的。另外还有一点,我和王家卫不一样,他没有老板,所以一部片子可以拍几年,我是有老板,我要按时交货。老板有什么动机,我还得对付他(众人笑),就是说我考虑了让更多人能看懂我的片子。
  
  
  
  
  
  
    吴思远:你能不能简单地说说,为什么西方人这么喜欢[卧虎藏龙]?
  
  
  
    李安:(笑)这个事情我想没那么简单,如果非要简单说,我只能说,可能是我比较俗,所以我喜欢的东西就有卖点。(掌声)我拍这戏的出发点,其实和小孩子一样,想做自己一直想做,但没机会做的事。以前我不拍武侠,是因为没有能力,所以拍家庭剧,后来人比较大牌,就拍武侠--首先是我自己想做这个,但我也不想拍成像[东邪西毒]那样,我是想让更多人能不吃力地看这个片子。
  
  
   [卧虎藏龙]使我有机会阐述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道家和儒家思想的对立,这是我一直想表现的;但我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我个人有感情想抒发,但那情怀是压抑的,是东方的,而表现方式有些西方戏剧的影子--所以[卧虎藏龙]不单纯是武侠,里面有婆婆妈妈的东西,比如让周润发死在女人怀里,美国人看到这儿就落泪,但我也听说中国人看到这儿就骂--骂什么我还不清楚,搞不懂。(笑声)当然,这个戏拍得很辛苦,在中国内地取景,新疆都去了,因为要给中国人看,是哪里就是哪里,但对我来说,最不自然的还是语言文化上的障碍,我中文不够用,所以在检查中文对白上很吃力。
  
  
  
  
  
  
  
    吴思远:刚才王家卫谈到华语片的发行问题,请你在这方面就[卧虎藏龙]的例子谈点个人体会。
  
  
    李安:[卧虎藏龙]的发行策略可以写进教科书,但具体的运作方式我不太懂行。我想发行的前提还是市场的状况,[卧虎藏龙]主要是打亚洲市场的是暑期大片,要卖座。但在大陆、香港都卖得不好,台湾地区还行。过去亚洲市场主要是靠香港,但现在要垮了,我最可惜的是大陆市场,一个比讲英文的人多几倍的市场现在还等于0,这实在是可惜。
  
  
  
  
  
  范皓然口述:
    ---(李安显然听了太多类似“他迎合西方观众”的论调,所以他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辩解。本来他根本不需要辩解,特别是拿了奥斯卡之后,但他仍然像伸冤样“洗脱”着自己。我觉得他说多了。另外,从电视里看到李安在台北机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证实他下一部片子也是武侠片,他说:“我觉得武侠片很有搞头。”)
  
  
  
  
  
  
  
  
  吴思远:请姜文先生谈一谈他对内地电影市场的看法。
  
    姜文:--呃,今天我坐在这儿感觉挺尴尬的,我不知道我坐这儿我谈什么。我佩服吴思远还给我想出个题目来。本来我是个业余导演,当演员才是职业的,导了一部半戏之后,现在演员也快变成业余的了。(全场笑)我现在就想着老老实实当演员了。
  
  
  
  
    吴思远:你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在中国内地、台湾和香港都很卖座,那么你在导一部戏之前,是否想过如何吸引观众?
  
    姜文:这事你说一点不想那不可能的,但我发现想多了还真不如不想,(全场笑)我干脆就把片子完全交给自己,觉得该怎么拍就怎么拍,至于别人怎么想.我左右不了。人不是不可以有幻想,但我的主观愿望起不了什么作用。当然,内地的电影市场我认为还是有希望的,所以我还要吃电影这碗饭。
  
  
  
  
  
  
  
  
   范皓然口述:
  
    ---姜文昨天到港时我去机场接他。在那儿抽空跟他聊了会。
  
    “最近忙什么?”
    “还是那些事。”
  
    “然后呢?下一步干什么?”
    “接了三部戏。一个叫[寻枪],一个是张艺谋的[英雄],第三个是何平的[天地英雄]。”
  
    “[寻枪]的名字挺有意思,导演是谁?”
    “他是个新人,叫陆川,第一次导戏。”
  
  
    “为什么接这个戏?”
    “我接戏王要是看本子.本子好我就演。这片子讲的是一个警察把枪丢了,四处去找枪的故事。这个跟我现在的处境差不多,每个人也都会有同感--一个人把家什丢了,没着没落的,就得去把它找回来。”
  
  
    “那你现在丢了什么?”
    姜文笑了笑,“就是我在找的东西。”
  
  
    “找得回来吗?”
    “找回来我就不说丢了。”
  
    “丢了东西未必是坏事,但找回来一定是好事。”
    “你说得对,”他说,接了个电话。
  
  
    这时候一群香港记者已经围过来开始向姜文发问。
  
    记者:你连续几次参加金像奖了,为什么呢?
    姜文:不为什么,可能上了瘾了。
    记者:你在张艺谋的[英雄]里演什么?
    姜文:我还是演秦始皇。
    记者:那么你要和李连杰演对手戏喽!
  
    姜文:我不知道其他演员还有谁,假如他演荆轲,那就得有对手戏吧。
    记者:章子怡在片子里是女主角,你怎么评价她?
    姜文:(皱眉)我不知道女主角是谁,这你得问张艺谋去。
    记者:[英雄]有没有机会超过[卧虎藏龙]?
  
  
    姜文:有没有机会?我不知道你什么意思?
    记者:[英雄]会拿到奥斯卡奖吗?
    姜文:这怎么说呐?按张艺谋过去的战绩,片子应该不会差。
    记者:你是金像奖的嘉宾,能否预测一下最佳影片和男女主角?
    姜文:我还不知道有谁人围了,片子也都没看过,没法说。
    记者:你看过[卧虎藏龙]吗?如何评价它?
  
  
    姜文:我是……断断续续看了十几次才把它看完的,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还是别说了。
    记者:看过[花样年华]吗?对它怎么评价?
    姜文:这个看过,在戛纳看的。但每个人看电影的口味都不同,没法简单说好或不好。
  
  
    对[卧虎藏龙]和[花样年华],姜文显然吝啬赞美之辞,不过他第二天就得为李安颁发最佳导演奖。颁奖时吴思远问他对本届金像奖典礼的印象,他还是那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说“我觉得挺热闹,也挺长的。”
  
  
    --他不买账。
  
  
    我问他能不能找个时间多聊聊,他说他呆一天就走。我说这么急吗?他郑重地说:“我得回去给我女儿过生日。”“你女儿几岁了?”他冲我高高地伸出手指头,“四岁。”我还从没见过他这么自豪过。
  
  
  
  
  
  
  吴思远:现在请徐克导演谈谈对香港电影的意见。你认为华语电影单靠本土资源、制度和人力,能否打入国际市场。
  
  
    徐克:做华人导演考虑因素很多.打人国际市场,整体上大环境要有改善。现在我变得很怀旧(众人笑)。10年前也就是90年代初,市场很好,香港电影有很多买家,[黄飞鸿2]甚至在韩国被禁,因为他们几家电影公司抢购,打起官司来了。1995年香港电影走入低谷,就像房子着火了,一下子全烧了,我直在忙着扑火。我感觉香港的电影资源人才很分散,做事比较难,应该团结起来,拍我们自己的电影。
  
  
  
  
    吴思远:你的武侠片里是有特技元素的,后来你在动画片上又有动作,[小倩]是个经典,最近又有[老夫子](真人与动画的结合)在这方面,你有什么体会?
  
    徐克:我们有十几亿中国人但没有动画工业,主要是没有形成市场,没有市场.就不会有人往这方面去做,我自己本身其实没有很大的责任感当时只是想我能做就做。在特技方面,我用特技是尝试现在觉得这东西不得了,什么都能做出来,它让世界变得虚幻了。我想我们有条件的话,就要用,要政府支持这个.华人要有世界观,在技术上我们不能被落下,否则我们的电影会更难。
  
  
  
  
  
  
  范皓然口述:
   --徐克是硬气的人,他的字也很硬,说话爽快。“文如其人”这话.在电影界当然也适用,徐克的武侠片刚气十足,属于刀疾马快那种,这和李安正好相反,李安是柔的,[卧虎藏龙]也是这种气质。所以你可以把李安和徐克的武侠看成武林的两派--徐大侠是少林,李安是武当。这个会之所以像“华山论剑”,就在这里。不久这两派就要过几招了,只是两位宗师没有正面较量而是通过台下的嘉宾间接来了场论战。
  
    我说得更清楚一点,这天的嘉宾中,来了几个徐克的朋友、影迷或仰慕者,他们或者可以看成是“华语电影本土势力”的拥护者,他们是冲李安和王家卫来的,这使这个会变得更有意思了。
  
  
  
  
  
  
  
  
  吴思远说王家卫一会儿有事要先离开,请大家向他提问。
  
    嘉宾甲:请问王导演,你的[花样年华]里为什么有那么多旗袍?(全场笑)
  
    王家卫:我记忆中,那个年代有很多人都穿旗袍。
  
  
  
    嘉宾甲:您知道张曼玉穿了多少件旗袍吗?
  
    王家卫:(微笑)你知道就告诉我。
  
  
  
    嘉宾甲:她穿了27件。你讲的故事是60年代,我妈那时候也穿旗袍,而且她算有钱人,她一生只穿10件旗袍。
  
    王家卫:谢谢你告诉我这个。(笑声)
  
  
  
    嘉宾甲:不必谢,我只想告诉你这个,这可能并不重要。那我问一个重要的问题,你对知识产权怎样看?
  
  
    --这个问题令举座皆惊,很多人显然不知道这话是从何谈起的。只有王家卫仍和颜悦色地笑着,关于他的眼睛有没有什么变化,可能只有他的墨镜知道。
  
  
  
    王家卫:知识产权就是我们大家都要保护和尊重的东西。
  
    嘉宾甲:您说得对--那么……
  
  
  
    --他的话立即被吴思远打断了。“对不起.我们不在这里讨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太大了,与我们今天这个会没关系……”那位嘉宾被工作人员礼貌地收回话筒。
  
    我猜他后面的话大约和前一段网上文章说[花样年华]的剧本抄袭某小说有关,但也说不定。至于王家卫,他看上去始终那么稳当和悠然。
  
  
  
  
    嘉宾乙:我看了[重庆森林]和[花样年华],我感觉这两部电影中的音乐太相似了。请问王导演你是不是喜欢那种音乐?第二个问题,你的片子究竟要表达什么东西?你的电影是不是一定非要拍这么深不可?(笑声)
  
    王家卫: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对我来说.[重庆森林]和[花样年华]的音乐有很大差异,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有它们相似的感觉。第二个问题,我做导演就是拍我想拍的东西,我没故意要弄那么深。我要表达的东西都在电影里面,你觉得是什么,就是什么,这样最好。
  
  
  
    嘉宾丙:你的片子总要先拿到戛纳,然后再回来放,这我有意见,(全场笑)我认为这是崇洋媚外,请你解释。
  
    王家卫:(微笑)我没想过要到国际去,也没想过不要到国际去。我拍电影先考虑自己喜欢才拍,在哪里先放是发行问题。另外,人家请你去是大家要交流,我认为这是件好事。
  
  
  
  
    嘉宾丙:你如何评价[卧虎藏龙]和它对华语电影的价值?
  
    王家卫:它拿了奥斯卡,我很羡慕。(笑声)[卧虎藏龙]是李安早就想拍的东西,几年前我就听他谈过这样的意向,我认为这片子是从他心里出来的东西,它的成功并不奇怪。但是我不希望它成为个潮流,电影应该多样化。(墨镜王的预言在今后几年成真了)
  
  
  
  
  
  
    --吴思远宣布体会。王家卫随后告辞。十几分钟后,会议重开,李安成为焦点。
  
  
  
  
  
  
  嘉宾甲:我一直有个问题想请教李安先生,[卧虎藏龙]在海外那边和中国人这边受到不同待遇,是否说明在对中国电影文化的认同上,存在着一个双重标准,具体说,美国人认可的中国文化,其实是用美国标准衡量的--但那不是中国的本土文化。
  
  
    李安:这是个很有水平的提问。(掌声)我不知道是否应该这样讲,说存在着双重标准。但美国确实是强势文化,他们一贯用他们的标准去要求别人,所以非英语的东西在美国卖,就一定要更好一点或怪一点。因此我说我幸也不幸,幸的是我能做出他们没看过的东西,不幸的是,我必须多下功课才拿得出去。
  
  
  
  
    嘉宾甲:我问的是个普及问题--国产片现在很困难,但突然出来一个[卧虎藏龙],哗--大家都说国产片好了,美国人说厉害;[花样年华],法国人说厉害,可事实我们真正的本土电影很惨,老徐(徐克)的[老夫子]有本土文化,不过我现在反而分不清这是主流还是另类了……
  
    李安:我也一直没有弄清。现在中国人不看国片,我了解台北市多一些,以前是这样,知识分子看西片,老百姓看国片,现在反了,只有大学教授还在看国片。内地市场也让我一头雾水,除了美国片卖不出钱来。其实我们对国片的期待是共性的,但这里当然有个人品味的差别。比如王家卫的电影,香港90%不是王家卫的Fans,他们喜欢5分钟一个高潮,打打杀杀的,但10%的人喜欢王家卫,对他来说这可能就够了。然而国产片一定要有主流片,要让那90%看到他们想看的东西,像过去周润发的电影。所以我觉得如果没有90%的人去拍主流片,国产片可能会垮。
  
  
  
  
  
    嘉宾乙:我是从台北来的(他说他是**报的电影专栏作家),我们今天谈国产电影,武侠片是很好的例子。王家卫那个[东耶西毒],口水多过茶水(全场大笑),放了两个多钟头,我都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只在最后模仿黑泽明,来了个万马奔腾,这片子让老百姓看还不如给他们三级片。(全场大笑鼓掌)徐克的武侠片很过瘾,那是中国的东西,我在报纸上写老徐的影评,反应很好。李安的[卧虎藏龙]我看真是给美国人弄的--举个倒子,李连杰在徐克那里一脚飞去,房子就塌了,很干脆,李安那个不一样,周润发打得磨磨蹭蹭,连个丫头也摆不平,我看是洋文化在里边作怪。
  
  
    李安:我们不应该用民族主义情结来讨论电影。[卧虎藏龙]美国人喜欢出乎我意外,中国人对他的看法,原来我很在乎,我有一种“为谁辛苦为谁忙”的滋味。但是[卧虎藏龙]也给我一个启发,就是用西方资金和市场培养中国的文化。我不是要用外国人的东西往脸上贴金,但东西方文化有交融的渠道我们没必要关上门拍自己的电影。[卧虎藏龙]是国际合作,东西方文化都有在里边但我说那不是故意,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东西,就像电影原来是西方的发明,现在我们也在拍一样。100年前,山西人和山东人碰到一起还不说话,现在我们不必为洋文化进来紧张,关键是怎样把自己的东西也推出去。
  
  
  
  
  
    徐克:我补充一点,现在观众中其实对西片和国片已没有太大的看法分别。美国人喜欢[卧虎藏龙]和中国人喜欢[星球大战]是个道理,国产片主要的问题是怎样把观众请进戏院。
  
  
  
    李安:其实周润发在[卧虎藏龙]里的打法,还有杨紫琼和章子怡的几场武戏,是纯粹东方的东西,是从京戏的对打中借鉴来的,配乐也是从京戏的节奏中找的感觉。
  
  
  
    徐克:其实[黄飞鸿]里也有很多西方的东西。我想起一个细节--[黄飞鸿]最后那场戏,在梯子上对打,原来的剧本上没有,不是这么设计的。但李连杰前一天把腿摔了,没法跑了,戏不能拍。制片催着交工,我说给我一天时间想想。我回去没办法了,晚上就打电子游戏,玩那个小人儿从梯子上一层层过关的东西,我说有了!让李连杰在梯子上打,其实那是日本电玩里的花样。(鼓掌)
  
  
  
  
    嘉宾甲:老徐你怎样看[卧虎藏龙]?
  
    徐克:我对片子里的对白有看法。周润发的国语很烂,片子的人物为什么都讲国语?其实方言也很美的,中国大陆的[秋菊打官司]也不是普通话,方言文学,是很好的。
  
  
  
    李安:但是[秋菊打官司]并不很卖座。
  
    徐克:可能我举的例子不恰当。我是说,江湖就是五湖四海的人走到起的,各讲各的方言应该很美,不用回避。
  
  
  
  
    李安:我本人很喜欢欣赏各种美好的方言,原来[卧虎藏龙]是准备讲方言的,安徽话,北京话,甚至让罗小虎讲新疆口音的四川话,但一个是考虑中国大众的欣赏习惯,另一个是演员学习语言的问题,只有章子怡能讲北京话,周润发国语已经很吃力了,这个我希望观众宽容一些。
  
  
  
    嘉宾丙:刚才李导演说了一个问题我搞不懂,你说[卧虎藏龙]里面表现儒家和道家的对立--中国几千年,儒、道如果对立的话中国早就垮掉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恰是儒、道还有佛的互相包容--请问李导演,你对中国文化是否够了解?
  
  
  
    --此人言罢,起身便要退场,李安请他留步。
  
  
    李安:我想做一个解释。儒、道的统一,是基于对立的统一,先有对立,其后才有统一,道和佛也有这方面的特点。我对中国文化有研究、可能研究不够,所以表达不清--而且.我说儒道的对立,也指在我身上反映出的矛盾态度--这个我想跟你解释一下。
  
  
  
    --那人点了一下头,起身走了。
  
  
    嘉宾丁(这是一个自称来自上海的女记者,她说了许多关于[大话西游]的事):……简单地说,您对[大话西游]怎样评价?它在内地非常受年轻人欢迎。
  
    李安:我不了解这个片子,内地喜欢它可能说明欣赏习惯不一样。
  
  
  
  
    嘉宾丁:我还有个问题,您认为华人电影究竟是为谁拍?
  
    李安:我不喜欢这种单纯的思维。如果从电影市场角度,外国市场比中国市场重要,因为国人不看国片。所以给外国人拍也没什么可以指责。杨德昌用日本人的钱拍戏,蔡明亮用法国的钱,他们的电影中国人看不到不是他们的问题。
  
  
  
  
  
    吴思远,姜文怎么看这个问题?你一直没有说话。
  
    姜文:我对那个女记者说个事,第一,让我们这些人评价某部电影也可以,但这不等于我们喜欢了,那就是个好东西,反过来.你说的那个好东西,别人也可以不喜欢。一个电影你爱看就看,不爱看就别看,电影的魅力就在这儿。对于做电影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负责任就行了。文如其人是很普通的道理,有话说,你就拍,像个孩子似的说出来,没话说,你就歇着。关于我为谁拍电影.这话太大了.每个人能做的只不过是解决好自己的问题。
  
  
  
  
  
  
  
  
  范皓然口述:
  
   吴思远在会议的最后,做了一个小小的总结,他说中国三地的电影工作人员力量集合起来,不容小视,[卧虎藏龙]就是个成功的例子。而未来中国电影的出路,在于开发内地的广阔市场--这也算是个结论。
  
  
    会后,我问李安对于今天会上被问到某些问题有何感觉,他笑着说“没有什么,我在消化后座力--[卧虎藏龙]这一炮打得爽,有后座力是正常的,只是当初没想到大家的反弹有这么大,但我吃得消。”
  
  
  
    其实我很想告诉他[卧虎藏龙]在内地卖得不好,有一大半原因是因为盗版造成的,不是它不受欢迎--但我不知道这话会让他感到点安慰,还让他感到更大的悲哀,所以想一想就算了。

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星期日, 01月 3rd, 2010 at 11:24 上午 and is filed under 转帖.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Both comments and pings are currently closed.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