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作文)

Jul 3rd, 2010 Posted in 废话, 电影 | 587 comments »

早上7点就醒过来了,我脑子里真的可能存在一个闹钟,每天到这个时候执着的拽着某根神经。起床的时候,隐约听见来福又在院子里和鹅吵架。来福是我养的土狗,它经常企图跳进鹅圈好好干上一场,但是它跳不进去鹅圈,只会惹得几只大白鹅嘎嘎叫。来福曾经如愿的跳进去过,我去搭救它的时候,发现它很不争气的被大白鹅们围在墙角。养鹅是为了看家护院,在农村这方面的工作鹅要比狗管用的多。镇子上的治安状况并不糟糕,不过闲晃的十七八的小孩子也不少,还是提防着点好。

我洗了澡,煮了杯咖啡,然后坐在书房里的皮椅上冲着电脑显示器发呆,呆了一会儿才接上了昨天的思路,继开始继续写起来。写作的本质是机械的工作,我规定每天上午写两小时,为了避免出现干坐着什么也写不出来的状况,只好做了详细的计划和草稿,虽然没有能够得到完全的执行,至少每次坐在这里都有事可做。我最近在写一个不太着调的系列故事,这个系列故事的创意是不错的,但是我力有未逮,进行的挺艰苦。不写吧又不甘心,想了这么久,干脆先写了再说,反正也没有什么压力,给自己看而已。

写到九点一刻,我收拾了一下,准备去店里。来福摇着尾巴仰着头围着自行车团团乱转,热切的看着我,期盼我能带它一起去。我一边往鹅圈里扔饲料、菜叶,一边看着它跑来跑去,最后还是让它跟着一起出了院门。

我的房子位处小镇边上,当初买的时候是因为相中了这个位置和大院子,买下来之后,重新扳倒扶起盖了房子,新房子内外和附近的民房没有什么差别,只是格局不一样,多了地下室、阁楼,整栋房子不是长条状而是方的,还做了门廊。我喜欢这栋房子,夜里睡得很踏实。从我家到镇中心只要半个小时,这是个只有一条主干道的那种东北小镇。我在镇上的商业街和农贸市场之间开了一家小饭铺,专做咸肉菜饭骨头汤,饭铺的名字叫咸肉菜饭骨头汤大饭店。

到店里的时候刚好十点,咸肉菜饭骨头汤大饭店唯一的雇员杨姐正忙得不亦乐乎,她面前摊开着一份晚报,上面有一堆瓜子,一只手接电话,一只手拿着笔,正捏着彬彬有礼的腔调接订餐电话。杨姐比我小几岁,她在北京打过几年工,后来回到小镇完婚生子,老公在本镇的药厂做工段长,现在孩子上学了,她就出来找了一份工作。我这里的工作环境比较宽松,她每天早起到农贸市场买菜,然后做做准备工作,中午客人上来了,她负责前面,我在后厨。

杨姐冲我点点头,我径直走到后厨,蹄髈、骨头、卤蛋都在炖着——炖肉的调料是我的独家秘方,青菜备好了,我扎上围裙开始切咸肉。我的大饭店只有六个套餐,荤素齐全,标准的快餐,这样可以尽量把工作提前做好,中午客人多的时候我一个人就应付的过来。十一点的时候,杨姐把订餐的单子递给我,都是附近商业街和农贸市场的店家订的。

客人陆陆续续的来了,在后厨能听到杨姐和他们对话、笑声,我开始忙了起来。杨姐是一个很好的服务员——颇有老板娘风范,有些发福的身材,爽朗的个性,待人热情周到,就算稍有怠慢,她只要笑笑安抚几句,客人就不好意思生气了。店里快坐满的时候,小不点儿来了,帮着端菜收拾桌子。小不点儿是在隔壁网吧里泡着的小孩,大约15、6岁,我只知道他姓王,家是临近某个村子的,父母离异,没人管他,他就辍学整天在网吧混。杨姐把他找来帮忙,每天中午他会帮着忙一会儿,然后去送外卖,每份外卖给他五毛钱,他还可以在店里吃午饭。这对他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所以干得很卖力。我了解这种小孩子,他今天在这里做的卖力,明天可能就踪影皆无了,什么都做得出来。不过他对杨姐很敬重,所以还算放心。

我把外卖准备好了,小不点儿拎走了一半,他要分两次才能送完。店里第一拨客人已经吃得差不多了,更多的客人进来,杨姐开始招呼他们拼桌,这是她最愿意做的事情,能够展现她的权威和手腕。我在后厨手忙脚乱,最大的麻烦是要很快的洗碗。为了合理利用时间,后厨摆放精心设计过,操作流程也反复推敲,能够忙而不乱的工作是一种享受。客人不断的进进出出,今天的生意还不错,其实每天的生意都差不多,周末会淡一些。

二点多了,没人来了,小镇就是这样,过了饭口就没生意。我也到前面歇一歇,杨姐在点数中午的账目,我卷了一袋烟。这时候进来2个人,胖乎乎的那个岁数大点,年轻点的那个看着瘦一些,都夹着手包。杨姐迎了过去,招呼客人坐下,两人坐下后,能闻到有酒气。

胖子问杨姐:我们是防疫站的。老板呢,叫他出来,你是老板吗。

我没搭腔,杨姐说:老板在那呢。她冲我这边指了一下:有啥事说吧。

我冲那两个人笑了一下,点点头。年轻点的那个说:我们是防疫站的,下来检查卫生,派杀虫剂。

杨姐说:我们这干净呢……

胖子抢过话头:干净也得杀虫。

杨姐讪笑一下,说:那就派呗,多少钱。

瘦子说:80。说着拿出一个塑料袋,里面是粉末状的东西,上面印着粗糙的蓝字。

杨姐开始唠叨:这么贵啊,什么药这么贵啊。我们这里也没有蟑螂耗子啊……

我欠身拍拍她的肩膀,冲她摆摆手,指指装钱盒子。

胖子看看我,不乐意了:老板啥意思啊,打发要饭的呢,我们这也是工作,给你们开发票,还揣我自个儿兜里了?!

杨姐扭脸对胖子说:你别多心,我们老板不能说话。

胖子又看看我,转脸问杨姐:哑巴?

杨姐:什么哑巴,这么难听。

胖子带着酒劲说:操,哑巴就哑巴,那还怎么说,怎么就难听了。

瘦子赶忙打圆场,杨姐也不理,把钱给了他们。防疫站的走了之后,杨姐开始唠唠叨叨的,乱收费、没教养之类的。我倒是没什么,收点钱是正常的,有钱就交没钱就欠着呗,再说我也不是真哑巴,对别人说我哑巴什么的没感觉。杨姐不知道我是假哑巴,所以觉得吃了很大的亏,被胖子欺负了似的,愤愤不平的。

我拿过来写字板,写给她看:财去人安乐。她叹了口气不说了。然后我告诉她回去吧,她就走了。杨姐每天2、3点钟下班,去麻将馆打半下午一毛钱的小麻将,然后回家做饭。晚饭饭口店里不忙,我一个人照应的过来。

我搬出折叠躺椅放到门前柳树的大遮阳伞下面,拿了一本书看了起来,天有点热,来福趴在树下连骨头不啃了,蔫头耷脑的。我看了一会儿书,迷迷糊糊睡过去了。打了个盹,一睁眼4点多了,睡的一头汗,想了想,去买了10块钱白面。晚饭的客人没多少,小地方的人晚饭都回家吃,或者请客下馆子了,我这大饭店没炒菜自然冷清了点。

七点半了,大概也没几个人来了,我把门外的桌椅阳伞收进来,上了铺板,关上门打烊了。拿出下午买的白面,找个盆倒进去,加水,活了起来。面揉的差不多了,扣在盆里醒一醒。我卷了一袋烟,来福站在门口哼哼唧唧,要出去的样子,我开了门,他摇着尾巴跑出去了,过了没多会儿,又跑进来看看我,然后又跑出去,真是讨狗嫌。抽了袋烟,又开始揉面,然后拿出擀面杖洗了洗,擦干净一张桌子,就在上面擀面条。面条擀好了,去厨房烧水,做了点卤,吃过水打卤面。面弄好了,我去门口找来福进来,我在桌上一大碗,它在地上一中碗,我的碗里有鸡蛋,它的碗里有骨头,共祝我生日快乐。

吃完了面,收拾了一下厨房,我骑着自行车,趁着夜色,摇摇晃晃的回家了。路过镇中心广场的时候,我看到灯光下有很多人在纳凉,远处通明的灯影里,人显得不真实,闹闹穰穰的。我骑着车子穿过小镇,来福一会儿跑在我的左边,一会儿跑在右边。

那一年夏天,第一次过上了我想要过的生活。

喜宴五千年的性压抑者

Jun 30th, 2010 Posted in 电影 | 362 comments »

恋爱5年之后,李安在29岁结婚,30岁的时候从纽约大学拿到了电影术硕士学位,之后就失业赋闲在家。太太林惠嘉彼时在美攻读生物学博士,一家人就依靠她postdoc的微薄工资过活。李安家务做得好,烧得一手好菜,很贤惠。傍晚做完晚饭后,他就和两个儿子一起兴奋地等待“英勇的猎人妈妈带着猎物回家”。这段时间他看了很多电影相关的东西,做了积累。90年36岁的李安凭借剧本《推手》获得了台湾政府优秀作品奖,92年他独立执导的《推手》上映,并问鼎金马奖,93年拍了《喜宴》,获得柏林影展金熊奖,并获得金球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94年拍了《饮食男女》,这是我最喜欢他的一部作品。

在家赋闲的七年里,他真的没有放弃过理想,憧憬着一飞冲天吗?现在恐怕很难知道真实答案了。那么换个角度来揣摩,如果那年《推手》剧本没获奖,他现在是不是还在家烧饭。我认为那七年,他应该是有了一直在家烧饭的准备。一个人到了36、7岁,就算没有灰心,本着对未来负责的态度,也要面对现实才是,电影研究,创作剧本,很可能沦为业余爱好的一部分了。但是林惠嘉这样的太太真的是难得一见的。李安曾经熬不住了,打算找份工作,被太太发现后阻止,他才能继续做电影梦。李安获得金熊奖的时候,打电话给太太报喜,“我的《喜宴》拿了金熊。”“哦。”李太半夜接电话昏昏沉沉,“大陆的《香魂女》也拿了一个金熊。”“哦,没有别的国家参赛了吗?”她连柏林影展都不了解,这女人真的了不起。

可是,如果90年《推手》没有获奖呢?人生无法假设也无法重来,就算是假设,以李安的才华也完全有可能最终还是凭借某个机会冲出闸。李安有不事张扬的力量,儒雅谦和,胸怀沟壑。他早期的电影作品就做了一件事,好莱坞模式装进中国故事,这两个要素他都具备,打小就有深厚的中国文化熏陶,成年之后在家看了七年好莱坞电影。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在好莱坞混的华人导演不止李安一个,他能得到这番成就绝非偶然。吴宇森也混过,结果一部片子拍砸了就没戏唱了,缪骞人老公王颖又有几个人知道?可见中西融合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我不喜欢《卧虎藏龙》,维亚吊得太难看,剧情什么的也很瞎,奥斯卡获奖之后我很是郁闷了一会,后来才想明白这是拍给老外看的,老外看《卧虎藏龙》,正好跟李小龙、张彻接上,所以《卧虎藏龙》其实是侧重好莱坞的。《饮食男女》则非常中国传统,家庭关系剖析见骨见肉,这种片子也就台湾导演能拍出来,因为大陆的中国传统文化早已荡然无存,香港又没有这种生活氛围,《天水围的日与夜》已是极致。

李安的电影里有一件事情我一直感到疑惑,女人。一般来说爱情是文艺作品的永恒主题,但是李安的永恒主题是女人,男人实际上都是配角,如果不得不拍男人,简单,那就给搞成同性恋好了。《饮食男女》的老头养了三个闺女,实在令人发指,杨贵媚、张艾嘉、吴倩莲、归亚蕾、王渝文,他居然搞了这么多女人来拍!也许以后我会搞清楚,不过至少现在我还想不明白,他为什么偏重女性。

如果后撤一步看《喜宴》,把这部片子里面的角色换成老美,很容易发现其实就是部暑期档温馨轻松的家庭喜剧片,同志男一个玩笑似的婚礼引发了连锁反应,最后温情收场,这就是好莱坞的套子。李安凭借着不凡的功力,把中国人成功的塞进这个套子里了,故事编的虽然不是滴水不漏,于情理上大致也说得通。电影大师的功力在什么地方?那就是抛开故事,里面的人物绝对都是真实的,有生命的,这是根本,只要人物站得住了,放进荒谬的故事也会好看,放进《喜宴》这样唬烂的故事里也能托起来。《喜宴》里面的人物都经得起推敲的,包括上海女画家这个角色的背景都全须全尾的,专门让她往上海家里打了个电话,寥寥几句却说了很多事。

整部电影都是嘻嘻哈哈的风格,不咸不淡的,如果不埋了个包袱,这电影就不值钱了。包袱埋在郎雄身上,抖得时机也恰到好处,但是没抖响,有点温吞。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我才发现这电影的主角不是赵文暄,是郎雄。故事的视角来自于老爷子,苦乐悲欣的结尾是老爷子的人生注脚。

这就看出李安思想里中国传统的深厚来了。随着时代变迁所产生的家庭矛盾,或者因文化差异所产生的矛盾,是历朝历代到哪都有的,70的看不上80的,80的看不上90的,然后90的瞧不起80的,80的瞧不起70的……所有的矛盾存在着,人们还是在一起生活着,这就说明矛盾本身自有其生存之道。(这道理很深,小弟表达能力有限,此处省去5万字)郎雄所面临的家庭矛盾简直让人无法容忍,但是最后还是圆满了,而且谁也没做出什么牺牲啊让步啊,更没有什么斗争、争取……这才是生活里的一家人,一家人的生活。所以在好莱坞套子里面的这个故事非常中国,老头子包袱抖开的那一瞬间,千滋百味涌上心头啊。

李安的电影还有个特点,爱情全是真的。在这个后现代主义、解构泛滥的年代,他的爱情观就是这么单纯的傲世独立,一尘不染。《喜宴》里赵文瑄的同志恋情都那么纯真,踏踏实实不虚饰,这是李安的老派,也是我最欣赏他的地方。也许城市生活中有许多沉渣泛起的感情,但是也有坚守的伴侣。我也执着于这样的观点,这世界被迅速发展的物质淹没而迷茫的只是一小部分人,老套的、老土的、老派的、陈旧的情感依然是永恒的。

那个时候李安有点春风得意,美不滋儿的在电影里露一小脸,发发感慨,很可爱。李安的家庭观,爱情观,他的传统观念电影可能会越来越少,不过也可能会在某个时代,中国会再出现这样一个导演,说说中国人的故事。

李安小故事 by 蓝祖蔚

野草莓盛开的地方

Jun 20th, 2010 Posted in 电影 | 374 comments »

老人有时候会分不清梦境、回忆和现实,不是魔幻手法,是真的分不清。没有未来需要打算,也没有当下需要努力,难免时常陷入回忆。那些过往,徜徉在不醒的梦里,风轻轻吹过生命的烛火,老人张开浑浊的眼睛,又微微垂下头。当下的现实不过是老人的过往的重复,而可以随意选择的过往要更美好。听不清也困看不清,只有回忆,沉湎于此是享受人生。

伊萨克的老爷车上挤满了人。轻佻的女孩和两个喜欢她的男孩,他们搭上了这班伊萨克的人生回忆之车,女孩得意的在两个男孩之间周旋;这三个人是伊萨克的青年时代写照,他被愚蠢的女人伤害至深。伊萨克和他的青年时代和解了,原谅了轻佻愚蠢的女孩,那并不是什么错误,一切只是源于青春。三个年轻人最后还是在一起,又搭上了一个老女人的车驶向远方,这算是伊萨克的祝福吧。

翻车象征着中年夫妇糟糕的婚姻,可怜的女人被丈夫冷漠无情的戏弄,她也抓住机会在外人面前刻薄的评价丈夫,他俩在中途就被赶下了车,“看在孩子的份上”。伊萨克的婚姻是场灾难,他的中年是在战争中度过的。作为他中年生活的另一个写照来自他儿子,同样是个冷酷自私的混账。

伊萨克的晚年沉浸在梦和回忆中,二者交织在一起,他对死亡感到恐惧,不停地思考着命运。伊萨克没有在他的回忆中出现过,可见他是多么不待见自己,大概他也是连镜子都不照的人。看不出他生活的乐趣,那块没有指针的表就是无望的注脚,时间的存在没有意义,痛苦和折磨伴随着他的一生。他不原谅别人,也就没有放过自己。他在梦幻中不停地补全当年那些伤害了他的事情的另一部分,比如,表妹是怎样背叛他的,野草莓地上发生的那个吻他并没有在场,如今他带着善意完整事情的全貌,片中所有的回忆场景都是这样的。这是人到老年时面对死亡的感悟,由此触发的让步,忘怀怨恨,给别人出路也给自己出路。

儿媳妇在车上扮演了一个复杂的角色,由她的对话才迅速的完成了人物交代,之后她是一个类似引路人的角色,那是一个中国文化中没有的角色,我对欧美文化不熟悉,找不到准确的表述。她是明亮的,直言不讳,而且承担、化解了伊萨克的怨恨。她就像伊萨克内心深处的另一个人,伊萨克在最后终于选择面对。

最后那一幕,伊萨克茫然的问,可是我不知道他们(父母)在哪里。少女牵着他的手来到山岗上,不远处隔着一条河,父母在悠闲的垂钓,母亲向他挥手。至此,伊萨克的心结才彻底解开。他最深的恨意源自父母,是他们给了他没有指针的时钟——痛苦无望的一生,他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把来自父母的痛苦又反射给自己的儿子。在最后他向儿子表达了友善,儿子惊慌之余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但是儿媳肯定会成为他们的调解人。恩怨在他的晚年终结了

伊萨克的冷酷无情只是用在亲近的人身上,而对陌生人,那些亲情上相距较远的人则不是这样。加油站夫妻就是很好的例证,他的老管家也早就看透了这一点,甚至还同他开开玩笑。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也存,好像是无法拒绝陌生人,而对亲近的人总是说不。我不知道该怎样解释这种状况,也很难改变,只能采取很笨的应对办法,不断的提醒自己也提醒别人,并且尽可能的时时撤一步看待事情。伊萨克曾在加油站喃喃自语,也许我该留在这里。他曾经离开家乡,在晚年获得成就时感到悔意,这成就显得聊胜于无,对一个老人来说无非是个安慰奖,毕生的努力在此时显得荒谬。

人生是不能按照一个老人的眼光去审视安排的,那样将会多么无趣。影响深远的事情总是发生在年轻的时候,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做出赌博似的选择。摆脱痛苦的办法有很多,比如断然结束这一切。随着岁月的推移,补救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哪怕能在晚年重回野草莓盛开的那一刻来缓释一切,也是幸运的。

富士康跳楼事件

Jun 19th, 2010 Posted in 废话 | 239 comments »

2008年8月一个英国人买了一支苹果iphone手机,激活后他发现默认壁纸是一张姑娘的相片,于是他用markm49uk的网名在macrumors上发帖子询问,并上传了三张手机中三张照片,就是这个帖子

网民们迅即行动起来查找这个被称为iPhone girl的少女,显然这是生产线质量检测员(QC)忘记删除检测时的照片,她被很快定位在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观澜科技园C区三栋五楼手机检测生产线。8月28日早上,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报道了这个女孩之后,sohu 为其制作了专题,网易大力报道,诸多纸媒跟进报道。富士康官方表示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并未开除她,但是坊间有网友爆料她已被开除。事情发展至此戛然而止,她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只留下这三张照片。我认为她被开除了,美丽的错误也是错误,富士康科技集团在深圳宝安区拥有几十万员工,他们无法容忍错误。

加拿大摄影师Edward Burtynsky在2007年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人造风景》(Manufactured Landscapes),影片以一个在中国工厂厂房内的长镜头开始,镜头推动,眼前闪过一条生产线,操作台的两边依次坐满低着头忙碌的工人,一条,一条,一条……推了8分钟后给出了全景,看不清尽头的厂房内摆满了生产线。绝大部分工作都是手工操作,只有极少的机器工序。这部纪录片拍摄了中国、孟加拉等国家部分工业场景,简单的画面颇具冲击力。

我曾经目睹内地一个OEM工厂拔地而起的过程,那是一家为阿迪达斯、耐克等品牌加工运动鞋的工厂,有数万员工。年轻人像被磁石吸引的铁屑一样源源不断地从不同的村庄来到那里,由此衍生了一个类似职业中介的人群。他们与工厂人事部门存在着某种交易,由他们介绍的人可以顺利录用,这些人从各地农村——往往是自己的老家,包大巴拉来整车的年轻人,把他们送进工厂,按人头收取不菲的抽佣。那些从大巴上下来的年轻人,每个人都带着简单的行李,住进极其简陋的宿舍,每天早上随着汹涌的人潮走进工厂。

这种工厂的管理都很严格。当几万年轻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如果不严格管理,会轻易地形成不可收拾的局面,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出发也会要求企业必须严格管理。所以可以看到各种管理办法。除了严格的纪律之外,管理者会尽力在工人中选拔那些听话、负责的人作为小干部,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具有工头的性质,这些人所发挥的作用比刻板的制度还有效。管理纪律的执行往往野蛮粗暴,不存在解释和原谅,尽可能的发挥杀一儆百的功效。

他们几乎一直在加班,每天半夜才回去休息。所有人都不喜欢加班,每天在流水线上工作12个小时是一种折磨,但是如果不加班就会被解雇,而加班就会赚更多的钱。出来打工就是为了赚钱,面对能赚更多的钱的机会,有几个人能说不呢?更何况是在面临失业的情况下。背井离乡举目无亲,如果失业马上就面临生存问题,下一份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找到的。回家?如果可以选择回家,那还用得着出来打工吗?他们每天早晨走向工厂,深夜回到宿舍。加班是很多企业的特征,很显然让工人加班可以让厂方获得更大的利益,而让工人就范是如此简单易行,只要支付加班费就可以了。不愿意做?那就走吧,反正一大巴一大巴的人在源源不断地运来。

那些农民子弟很好摆弄,只想多赚点钱,回家过年,然后再出来赚钱,回家过年……他们的宿舍大多没有电视,就算有也没有时间精力去看;对生活的其他方面几乎没什么要求,大部分时间会穿着发的工作服,尽可能的攒钱。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会互相认老乡,会谈恋爱,这样就有一点社会生活,大多是简朴的生日聚餐。恋情往往短暂,会伴随着争吵、醉酒呕吐、哭泣。其中有一部分人几乎没有社交活动,没有朋友或者老乡之间的联络。曾经在某个深夜,一个工人在下班的路上被汽车从后面撞倒,由于没有路灯,后面又有三辆车从他身上碾过。肇事车辆全部逃逸,那具无法辨识的尸体没有提供任何身份线索,没有人知道他是谁,从哪里来。

但是他们没有不快乐,相反,我觉得他们过得很好。虽然劳累会引发无奈的感叹,但是他们接受这个现实,认为这是正常的。偶尔发发牢骚会很快被抛在脑后,生活不就是工作,领工资,回家过年吗?可能不太容易理解这种安之若素的状态,但是以我的底层生活经验来说,那些被知识分子们认为受压迫的人们,只要他们有稳定的工作——不论这份工作多么辛苦,只要能获得合适的报酬,虽然总会感到不满,但是他们的生活中并没有多少愤怒与哀伤。

再来看看那位iPhone girl,如果她没有因为那个美丽的错误被劝退,以后的生活会怎样呢?她会找到一个爱她的男朋友,这在有着数以万计员工的企业里并不难,他们会利用春节互见双方父母,然后顺利的结婚。用不了几年他俩就会难以在流水线上找到工作的机会了,而不得不重新选择就业的方向,可以做服务员,或者去待遇差一些但是对年龄要求不严格的流水线继续工作,或者开个小店努力维持,不管怎样,如果他们选择继续留在城市,还会生活在社会底层。选择回老家,生活也不会更轻松,而且谁愿意放弃城市呢。

如果她不是一个只是初中毕业的农村孩子,而是受过一定教育,比如是个大学生,那么这种生活将会变得难以接受了。试想将无忧无虑充满乐趣的大学生活直接转变为每天工作十二小时流水线作业,会需要一个痛苦的适应过程,适应了之后依然要面对没有未来的事实。没有尽头的超时工作和严格的管理最大程度的遏制了生活乐趣,菲薄的工资在这个高消费的时代连寒酸都称不上。就算她每个月能攒下2000元吧,那么一年2万的样子,15年才能攒下30万,前提是她一直能找到富士康这样的工作。

种种负面情绪会不断累积,并且会将所遭遇的挫折放大,而挫折几乎是难免的。年轻人容易冲动,但是总会有亲情牵绊住他们。富士康为了息事宁人的赔偿金在这个时候往往起到了恶性刺激的作用,留给父母几十万就谁也不欠谁的了。

死亡并不可怕,人们害怕的是怕死。死是美好的事情,选择合适的方式就不会让这个过程痛苦,死可以解脱一切烦恼,可以让所有问题都不存在。死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那还会有什么眷恋和不舍,更何况这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舍不得的。可能会想出几个对自己很重要的人,但是我对他们来说重要吗……不重要,没有我,他们会哭一场,然后照样快乐的生活。而且如果自杀带有报复(富士康)性质的话,岂不更爽,妈的我死了你们也别想好过!

想明白了,跨出那一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艰难。年轻容易冲动。

富士康连续自杀事件发生之后,政府部门选择了沉默,仿佛与他们无关。富士康等企业所实行的事实上的强制加班是法律所允许的吗?无数的年轻人变成了流水线上的机械手,变成工具,工作是应该的,但是工作不应该是生活的全部,官方对此熟视无睹。他们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奶,杀了还能吃肉。我相信富士康为了息事宁人必定会有大笔的公关支出。富士康作为商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本分,那么,维护劳工权利是谁的本分?中国日报网5月26日报道,富士康要求员工签协议,自杀将不赔偿!

有人纵容、扶持某犯下如此罪行!联合调查组入驻调查自杀事件,不过是为了堵嘴的敷衍,那份未来报告的内容,你我可想而知,只不过某将支出更多的公关费罢了。

所谓的改革开放进行了三十年,有什么变化吗?户口依然存在,高考依然是农民子弟几乎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而农村的教育质量,只有想不到的糟糕。想要让生活变得更好,最有效的办法依然是去城里打工,去沿海打工。把青春献给祖国,祖国用它来建设世博会!

二十年来,这是一群没有抱负,无能,怯懦的政治家,他们勉强维持着,而无能只会催生残暴。任由无序发展。看不到规划,感觉不到力量,从个人到国家都没有愿景,倒退则无处不在。

绝望。

——————————————————————-

改了一遍,图片和链接就不贴了。

2008年8月一个英国人买了一支苹果iphone手机,激活后他发现默认壁纸居然是一张姑娘的相片,于是他用markm49uk的网名在macrumors上发帖子询问,并上传了手机中原有的三张照片,就是这个帖子。这个帖子引起了轰动,人们迅即行动起来查找这个被称为iPhone girl的少女。显然这是生产线质量检测员(QC)忘记删除检测时的照片,她被很快定位在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观澜科技园C区三栋五楼手机检测生产线。8月28日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报道了这个女孩,sohu 制作了专题,,诸多媒体跟进。事情发轫之初即有匿名网友爆料iPhone girl已被劝辞,随后富士康官方面对媒体的询问表示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未开除她,并言明出于保护的目的拒绝相关采访。事情发展至此戛然而止,媒体集体失声,她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只留下三张青春洋溢的照片。

加拿大摄影师Edward Burtynsky在2007年拍摄了纪录片《人造风景》(Manufactured Landscapes),影片以一个在中国工厂厂房内的长镜头开始,镜头推动,闪过一条生产线,操作台的两边依次坐满低着头忙碌的工人,一条,一条,一条……推了8分钟后给出了全景,看不清尽头的厂房内摆满了生产线。绝大部分工作都是手工操作,只有极少的机器工序。这部纪录片拍摄了中国、孟加拉等国家部分工业场景,简单的画面颇具冲击力。

我曾经目睹内地一个OEM工厂拔地而起的过程,那是一家为阿迪达斯、耐克等品牌加工运动鞋的工厂,拥有数万员工。年轻人像被磁石吸引的铁屑一样源源不断地从不同的村庄来到那里,甚至由此衍生了一个类似职业中介的人群。他们与工厂人事部门存在着某种交易,由他们介绍的人可以顺利录用,这些人从各地农村——往往是自己的老家,包大巴拉来整车的年轻人,把他们送进工厂,然后按人头收取不菲的费用和抽佣。那些从大巴上下来的年轻人,面色茫然,带着简单的行李,住进简陋的宿舍,期待每天早上随着人潮走进工厂。

这种工厂的管理都很严厉。几万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如果不严格管理,极易形成不可收拾的局面。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出发也会要求企业必须严格管理,工厂往往造成附近的治安状况比较差。可以看到各种管理手段,除了严格的纪律之外,管理者会着力在工人中选拔那些听话、能力突出的人作为小干部。小干部具有工头的性质,所发挥的作用比制度本身还有效。管理制度的执行往往野蛮粗暴,不存在解释和原谅,尽可能的发挥杀一儆百的功效,在基层造成不公和委屈并存。

他们几乎每天都在加班,半夜才回去休息。没有人喜欢加班,在流水线上工作12个小时是一种折磨,但是如果不加班就会被解雇。出来打工就是为了赚钱,更何况是在面临失业的威胁下,有多少人能说不呢。背井离乡举目无亲,失业马上就面临生存问题,下一份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找到的。回家?如果可以选择回家,还用得着出来打工吗?加班是很多企业的特征,显然可以让厂方获得更大的利益,而让工人就范是如此简单易行,只要支付加班费就可以了。不愿意做?那就走吧,一大巴一大巴的人在源源不断地运来。

所以虽然会抱怨,但是他们还是渴望加班的,这样才能多赚钱。甚至会羡慕那些加班的人,在发工资的日子里这种感觉会特别强烈。农民子弟很好摆弄,只想多赚点钱,回家过年,然后再出来赚钱,回家过年……他们的宿舍大多连电视都没有,对生活的要求极低,大部分人穿着发的工作服,把钱尽量节省下来。相对这个工厂,以及那些民企、私企的福利状况和工作环境条件,富士康的条件绝对是佼佼者,在同乡的聚会中会觉得骄傲和引起羡慕,这在许多打工仔那里可以得到印证。

一些打工仔会互相认老乡,会谈恋爱,这样会创造一些社会生活——大多是简朴热闹的生日聚餐。恋情多半短暂,大有相依为命的功效,会伴随着争吵、醉酒呕吐、哭泣。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有的恋人会选择在异地结婚,婚礼只是简朴的摆了几桌,新娘也会显得羞涩、幸福,很像战地婚礼。而有的人几乎没有社交活动,连同事之间的联络也很少,只会闷头上班、睡觉。曾经在某个深夜,一个小伙子在下班的路上被汽车从后面撞倒,由于没有路灯,又有三辆车随后从他身上碾过。肇事车辆全部逃逸,那具无法辨识的尸体没有提供任何身份线索,没有人知道他是谁,从哪里来。突然少了一个同事不会在流水线上引起任何涟漪,不辞而别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而一大巴一大巴的人在不断地运来。

但是他们没有不快乐,相反,我觉得他们过得很好。劳累会引发无奈的感叹,不过他们接受这个现实,认为这是正常的。偶尔发发牢骚会很快被抛在脑后,生活不就是工作,领工资,回家过年吗?可能不容易理解这种安之若素的状态,但是以我的底层生活经验来说,那些被知识分子们认为受压榨的人们,只要他们有稳定的工作——不论这份工作多么辛苦,只要能获得合适的报酬,他们的生活中就不会有什么愤怒与哀伤。

再来看看那位iPhone girl,如果她依然在富士康工作,以后的生活会怎样呢?她会找到一个男朋友,这在有着数以万计员工的企业里并不难,他们会利用春节互见双方父母,随后结婚生子。用不了几年他俩就会因为年龄的关系难以在流水线上找到工作的机会了,不得不重新选择就业的方向,可以去待遇差一些但是对年龄要求不严格的流水线继续工作,或者进入服务行业,或者开个夫妻店并勉力维持。不管怎样,如果他们选择继续留在城市,还会生活在社会底层。如果选择回老家,生活也不会变得轻松,而且谁愿意放弃城市呢。

如果她不是一个只是初中毕业的农村孩子,而是受过一定教育,比如是个大学生,那么这种生活将会变得艰难,试想将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活直接转变为每天工作十二小时流水线作业,从单纯友爱的同学关系直接转变为粗暴严厉的劳资关系。中产阶级白领梦破碎,然后是一个痛苦的适应过程,适应了现实之后又要面对没有未来的明天。没有尽头的超时工作和严格的管理最大程度的遏制了生活乐趣,菲薄的工资在这个高消费的时代连寒酸都称不上。就算她每个月能攒下2000元吧,那么一年2万的样子,15年才能攒下30万,前提是一直能找到富士康这样的工作,每天都工作12小时。

种种负面情绪会不断累积,并且会将所遭遇的挫折放大,而挫折几乎是难免的。年轻人容易冲动,但是总会有亲情及时牵绊住。富士康为了息事宁人的赔偿金在这个时候往往起到了恶性刺激的作用,留给亲人几十万就谁也不欠谁的了,要知道可能干一辈子都攒不下这么多钱。

死亡并不可怕,人们害怕的是“怕死”。只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就不让过程痛苦,死就是美好的事情。可以解脱一切烦恼,可以让所有问题都不存在。死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哪还会有什么不舍和不甘心,更何况这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舍不得的。可能会想出几个对自己很重要的人,但是我对他们来说重要吗……没有我,他们会哭一场,然后照样快乐的生活。而且如果自杀带有报复(富士康等)性质的话,岂不更爽,妈的我死了你们也别想好过!

想明白了,向外跨出那一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艰难,只不过是一步,30CM,1秒钟。

富士康连续自杀事件发生之后,政府部门选择了沉默,仿佛与他们无关。富士康等无数企业所实行的事实上的强制加班是法律所允许的吗?工作是应该的,但是工作不应该是生活的全部,官方对此漠视,我相信富士康为了息事宁人必定会有大笔的公关支出。富士康作为商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本分,这无可指责;那么,维护劳工权利是谁的本分?!中国日报网5月26日报道,富士康要求员工签协议,自杀将不赔偿。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奶,杀了还能吃肉!

有人纵容、扶持某犯下如此罪行!所谓联合调查组入驻调查自杀事件,不过是为了堵嘴的敷衍,那份报告的内容可想而知,只不过某将支出更多的公关费罢了。

所谓的改革开放进行了三十年,有什么变化吗?户口依然存在,高考依然是农民子弟几乎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而农村的教育质量,只有想不到的糟糕。想要让生活变得更好,最有效的办法依然是去城里打工,去沿海打工。把青春献给祖国,祖国用它来建设世博会。

自邓公之后廿年来,继任是一群没有抱负,无能,怯懦的政治家,他们勉强维持着,并由无能渐生残暴。任由无序发展,看不到规划,感觉不到前行的力量,从个人到国家都没有愿景,而倒退则无处不在。廿年来最明显的变化是,以前需要遮掩的行为已经无需担心民众的指责,可以堂而皇之的公然进行,为官者不觉羞耻和胆怯,为民者习以为常。

绝望。

比爱你更长久的冷

Jun 10th, 2010 Posted in 电影 | 868 comments »

比爱你更长久的冷

《爱你长久》是部看上去剧情滥俗的电影。一个举止不近人情的人,随着剧情的展开,被亲情、友情、爱情感化,聪明的小狗、可爱的小孩、慈祥的老人、真挚的朋友、可心的恋人……如同冬夜散发着温暖的炉火,主人公打开心中的郁结,开始了美好的生活。我们也起身离席,心满意足的走出影院,甚至想给陌生人一个拥抱才能宣泄心中的充盈的爱。这么简单的故事经过了欧洲人的捏把,与美国人的就完全两样了,变成了黄昏后星光黯淡下的窸窣小路。

导演Philippe Claudel是龚古奖获得者,文学作品获得过多个奖,这部电影是他的处女作,好像至今只拍了这一部。如果给这部电影打分,我会很矛盾,良莠不齐。故事构架的结实、顺畅,没有出现累赘,各司其职而且合情合理。这样简故事简单,人物功用明显的电影,想拍好是很大的挑战,缺乏故事性的平淡会让人抓狂的。比如姐姐在画廊看画,与教授开始交往。这个俗气的情节因为那幅非凡的画而平展动人,如果不是身临其境的痛苦,那个情节就虚弱到消失了,以此类推等等等等。好的作品就是把常见的体裁演绎的非凡。

在某些具体的小情节上,处理的流俗;同样的,也会在某些这样的小地方闪烁着不俗。比如姐姐哄外甥女睡觉的时候,忍不住俯身亲吻了外甥女,这时候妹妹刚好在门外看到……不要这么巧好不好。姐妹俩去看望母亲,母亲叫着姐姐的名字,这是意料之中的,而姐姐粗暴的夺路而走,就是意料之外了。我讨厌充满巧合的故事,特别是被不同的故事重复了很多次的巧合,当一个人物被创造了之后,他有自己的命运,过多的干涉会让迅速褪色失真。所谓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这样的故事会有一个谜底等着揭开,而揭开谜底的时间几乎是限定的——在100分钟的时候。怎么卖弄这个谜就要看编导的本事了,Philippe Claudel不愧为作家,在这点上做得水到渠成自然成书。而且他没有采用倒叙,真是谢天谢地,我非常不喜欢倒叙,特别让年岁不相称的演员去刻意扮演年轻人,那就是灾难。让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就在当下。我觉得这电影有一些侯麦风格的痕迹,无数的琐事堆积起来,平淡又平淡。剧中有几个人挺有趣,孤独的警官是明显的参照人物,设置的略显生硬;不能说话的老头有点含糊,也许是作为一个和睦家庭的必需品;最模糊的是那个执着又倒霉的黑人学生,看不出他是为什么而存在的。

Kristin Scott Thomas,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是我最喜欢的女演员之一,她不像梅丽尔斯特里普那样戏路宽广,她是属于风格突出的那种。虽然因为《英国病人》而斐名,但是我觉得她在那个片子中花瓶的比重大一些,那个角色并不需要多少表演技巧,更需要的是相貌和一些贵族气质。相反,她在《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中虽然是一个配角,片子也是个糖水片,但是她在其中却惹人夺目。《爱你长久》中她的表演非常出色,称职的挑起了一部独角戏。我迷恋她所散发的气质,多种性格错综复杂的融合,高贵坚硬脆弱敏感冰冷,些许神秘。

这不是一部完美的电影,是比出色还要弱一点的欧洲电影。

火车断想

Jun 1st, 2010 Posted in 电影 | 39 comments »

长鸣是暮色中一条归家的长路

#

才过了第一站
突然想起她唇间的微笑和吻

#

冲进如墨的夜晚,去搜寻
一个灯火通明的车站

#

午夜赶火车
叫人想起穿过夜市之后黑漆漆的小街

#

打开窗户
然后对着路人呼喊
前方传来她拜托风带来的祝福

#

熄了灯
我顺手从烟盒中
抽出一念之远的青色

#

不再以距离来丈量这个世界
当你的站台越来越近的时候

#

看着闪过的群山
犹如吟唱一首
从唐朝传世的纵情七言

#

是谁带来了黑夜
隧道从不眨眼
山的伤口

#

火车票喊着
我的宿命啊
说完便被利刃无情刺中

#

风驰电掣
急的迟的都只能在这列车上

以上是抄袭模仿洛夫先生的诗作《咖啡断想》。

我第一次坐火车的时候的事情不记得了,只记得在车上,大人给买了一本名为《关汉卿》的小人书。那是一本不适合7、8岁小孩的读物,里面描写了地主恶霸的欺凌,贪官污吏的恶行,以及《窦娥冤》的阶级斗争教育意义,它是我人生的第一本书。

25岁的那年初春,我从本溪的四河镇往家赶,到本溪的汽车一直爆胎,因为修路还要绕行,到了本溪已经没有回家的火车了,只好搭上末班大巴赶到沈阳,在沈阳北站买完火车票之后,口袋里只有几块钱了。在车站的公用电话那里拨通了她的电话,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扣上电话后难受的坐在候车室,一动不动。那班夜车空荡荡的,一夜睡到家。早上6点下车的时候,特别的清冷。终于到家了!肚子饿得咕咕乱叫,摸摸口袋只有1毛钱,路边的早点摊子上的油条闻起来特别香!就这样饿着,兴冲冲的迎着朝阳走了十华里回家了。

03年坐火车回家的时候,早上醒来发现放在桌上的烟没了,应该是夜里在秦皇岛下车的那个人拿去了,这是我唯一一次在火车上丢东西,居然还是软卧车厢。

25岁那年,每个月都要带几次现金坐夜车,傍晚上车,下半夜到南杂木。久了也就不在乎了,把钱用报纸包一下,裹在衣服里,装在个破包里,上了车就丢在行李架上,迷迷糊糊的睡过去了。

一个河南某个小城市的年青女人在火车上对我诉说了两个小时,我听到了她的一生。她的丈夫是她哥哥的同学,一个大院长大的,两家相隔几栋楼。青梅竹马,她一直被宠,婚后生了个儿子,丈夫耐不住小地方的安静,辞了很好的工作去南京、上海闯世界,很辛苦的经营了一份生意。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他身边有一位女子一直在支持他,那个女人不是她……然后他要求离婚,她怎么都不肯,在亲朋面前放不下面子,也不能接受,宁肯当作这是他的一时情迷。他把孩子接到了上海,却不打算送回去了,她无奈只有买张车票去上海……她幻想着自己能赢回,但是我清楚的知道她已经输的什么都没有了。她只有在火车上对着一个陌生人哭哭说说,才能略微舒畅一点。

那年我从北京西站上了车,不知道抵达的地方是什么样子,心里想着,这是最后一次坐火车了。现在一点都想不起来那一次车上的任何事情,什么都记不起来了,一直在盘算还有多久,希望火车不要停,一直开下去。

有一次在列车长席的前面很多人等着补卧铺,乱糟糟围作一团,一个乘警凶巴巴的过来,呵斥着推搡,企图整理一个有秩序的队伍出来。一个看起来是经常出差的矮个子中年男人拨开乘警的手:扒拉什么扒拉,不就几身衣服不花钱吗,牛什么呀。乘警:扒拉你怎么,好好排着。中年男:排就排,你再扒拉一下试试。乘警外强中干的嘟囔几句,给自己找了个台阶灰溜溜地走了。

极少有人来接我,我也很少接别人,记得在天津站接过别人。我也不让别人送站,尽可能自己走最好。肩膀挂着沉甸甸的包,走在长长的出站的通道里的感觉好极了。走出去,就是一个新的城市。

毕业之后每次往北走都会路过她所在的城市,每次到了那一站都很用力的看着站台上的人。北上的铁路沿线的每一站都有我的同学,直至出省。

我最喜欢两节车厢之间连接处。在那里点上一支烟,倚着车门,看着不断闪过的景物,好像是喧嚣闹市中一个突然寂静的所在。有时候会有几个吸烟的人在那里,间或聊几句,晚点啦人真多啦下一站是哪里之类的。

飞机太快了,好像是突然一下子,砰地一声就给扔到了哪里似的。大刚在长春火车站附近的一个肯德基对我讲,妈的我们很少坐飞机,万一遇到失事多他妈冤,我告诉你,像我们这样从来不坐飞机的人就越容易碰到这样的事。我深以为然。

我喜欢火车是源自旅行的感觉。放下手里的书,看着车窗外的景色,连绵不断的村庄,田野,山脉,一个又一个的站台……火车上的时光就像是人生中的一个破折号,安静简洁,通向远方。我觉得火车缩短的不是距离,而是时间,当乘着火车去看你的时候。

火车是口琴的思虑,是手风琴的欢快。

像火车一样辗转在城市之间,没有终点,时刻向前。

同题作文:

red sox

nana

不是我

airy

snoopy

女蜘蛛的纯情之吻

May 31st, 2010 Posted in 电影 | 135 comments »

来,我们来拧巴一个爱情故事。她爱他,他不爱她,那就把他俩圈进一个封闭的屋子里,然后让他俩在精神世界中纠缠,于是她开始给他讲故事,故事中有她也有他,让他俩在故事和现实中跳进跳出。骨架搭的差不多了,现在开始进行加工。

故事发生在南美,那就让他是个纯贞的革命者,而她是个风情万种的红尘女子,既然这样的身份,那就让她为了获取情报才与他接触吧,这样才够拧巴,然后让她在这个过程中爱上他。封闭的空间有很多,办公室、火车、饭店的厨房、病房……我们这次选择监狱吧。既然是监狱,那就让她换成男的好了——爆点出来了!这样的两个人注定不会有好结果的,虽然可以给他们安排一点甜蜜……要有激情戏吗,没有激情戏吗,要有激情戏吗没有激情戏吗要有激情戏吗……关灯!

没什么比爱情更能感动人的了,默默付出的无望的爱情,凄美的爱情,在最苦的环境里摇曳着的爱情……

这电影和《朗读者》很像,不是指剧情像,而是整个路子很像。都是用纷乱复杂的年代作为背景来裹挟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朗读者》是忘年恋,这部《蜘蛛女之吻》是男同性恋。《朗读者》的爱情故事是点缀,对时代的探索才是真实内容;《蜘蛛女之吻》的时代背景比较模糊,是用来制造氛围的,爱情才是主题。拧巴的程度上二者倒是不相上下,《蜘蛛女之恋》让一个五大三粗的老爷们穿着花绸子睡衣在牢房里扭来扭去,南美人的浪漫尺度还真是胸怀宽广。《蜘蛛女之恋》大胆的采用了中国传统曲艺节目形式,牢房里她的独角戏,他不过是个道具;她说的那个故事是个双簧,她在说,那个女人在演。整部电影是她一个人的秀场,她处于舞台的中间,聚光灯的焦点,其他人出没于光圈的周围,半明半暗面目模糊,只有那位矮个子黑人警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他扯着嗓门一直在嘶吼。

《蜘蛛女之恋》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她在自己所编造的那个故事里面,她自己所担当的角色。她在现实中的同性恋关系中所出的角色是女性的一方,但是在故事里面她化身为冷酷的男纳粹军官,而那个歌女实际上在做着她在牢房中正在做的事情。故事里的歌女和军官都是她自己,歌女是她所憧憬的外貌,而军官则是她所向往的性格。同时这个故事也承载着电影对南美革命的一点戏谑,爱情和革命事业虽然看起来不相干,但经常是互不相容的。这个双簧让电影有了一点魔幻色彩,可惜的是在她出狱之后,双簧就不了了之了,没能贯穿始终,不然可以更有意思。我对结局也不满意,这不是一个爱情的结局,而是突然抽离了,出现了一个小人物在命运面前可悲的宿命,然后又生生的把革命者突然拽出来做浪漫状,简直莫名其妙。为什么不能让他俩有个,至少是暂时逃离苦海的结局?电影虽然情节曲折,不算拖沓,但是整体铺垫做的有点多,显得有点小卖弄。而且整部片子的色彩出奇的灰暗,褴褛,营造着沉闷、压抑。

蜘蛛的含义比较明显,应该是取自雌蜘蛛会在交配后吃掉雄蜘蛛的现象。她幻想自己是一只雌蜘蛛,而现实却给了她一个雄蜘蛛的命运。有意思的是,结果她的也是个女人。可见爱情就像梦一样,都是反的。

爱情往往结束于时代之手,难得自主命运,所以才显得珍贵,才可信,才是永恒的主题。

福州,书店

May 29th, 2010 Posted in 废话 | 97 comments »

在车上构思了一部畅销小说之后,想说说福州的晓风书屋,刚才看到nana的博客也在说书店,路过借来题目一用。

年初出差到福州,为了 打发时间就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福州的小书店,遂第一次去了鼓屏路的晓风书屋。后来三月的时候在豆瓣上看到有人发起了声援福州屏山晓风书屋的活动。书屋的租金 涨了,双方谈不拢,于是书屋经营和读者们发起了这次活动。事情上了电视,报纸,上升到了挽留福州最后一缕书香的层面上。最后政府出面,在三坊七巷找了个地 方租给了书屋,有500平大,皆大欢喜。屏山晓风书屋也在停业了100余天之后,在昨天下午,5月27日2点暂时在鼓屏路原地址重新开业。

我 早上在酒店赖床,算了算时间,打算11点结账,去晓风书屋看看,然后去车站。上了往鼓屏路的出租车才知道福州南站距离市区很远,时间一下子紧张了起来,于 是告知朋友直接开车去鼓屏路晓风书屋找我,怕他不知道,还想特意说一下位置,他说我知道。真没想到这个家伙居然都知道这个书屋,不知道是该对他刮目相看, 还是对书屋刮目相看。

书屋里面还是老样子,2、3个人还在摆放书籍,听对话昨天才又摆上,有些书放的地方不对。二楼的灯也都开了,里面有几 个买书的,闲闲散散的,间或会有个人兴冲冲的进来,和店员老板寒暄几句,得知书屋重开就来看看什么的。有两个小学生背着书包嘻嘻哈哈跑进来,说,那边有好 看的我带你去看。

生机勃勃。我转了转,翻了翻,还是没什么特别想买的,有几本可买可不买的,而且心里总想着,淘宝上说不定会便宜一点。翻了 一圈,朋友到了,车停在门口,他是没有兴趣进来的。想了想,还是买了三本,《那时文坛》、《杀死一只反舌鸟》《夕子的近道》,就当是支持一下喽。然后付钱,老板帮我把包递过来,好想跟他讲这个黑色的小包是来自诚品书店的。也不熟,他也腼腆倔强的样 子,也不跟我搭话,我就急匆匆地走了。赶到福州南站,一片荒郊中富丽堂皇的车站,空荡荡的,朋友说这是因为海峡西才修的云云……

上海08 年,季风书园地铁陕西南路店由于租赁合同即将到期,面临因租金大幅上涨而可能关门的“险境”。此事引来申城文化界及大批爱书人的关注,爱书人还在豆瓣网上 发起 了名为“一起来捍卫陕西南路季风书店”的活动,600多名网友积极地为地铁“季风”出谋划策。之后在政府等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地铁“季风”与地铁公司正式 续签三年新租约,地铁“季风”得以保住。租金比同期出租的其他店面便宜得多。

书店的胜利满含辛酸和寒怆。诚然这种 对局的胜利表达了读者对书店作为文化传播象征的坚守,政府对于文化的尊重,社会对于书店存在价值的认可。但是书店作为一个买卖,已经到了养活不了自己的地 步,这种勉强的存在,经营者是不是想过这是为什么?

我每到一地都喜欢逛逛书店,特别是小书店,还没有一家让我留恋往返的。晓风书屋这样的书店,就其主业——书,这方面而言,乏善可陈。这和我们目前糟糕的出版业存在着必然的干系。国内的出版物连良莠不齐都难以称得上,写小说的在写散文,写诗的停留在八十年代,新生代的小说们花花绿绿的连二千常用字都认不全的样子。想想也不能怪他们,我们现在是四十年代不能写、五十年代不能写、六十年代不能写、七十年代不能写、八十年代不能写,九十年代不能写……二、三十年代倒是可以写写的样子,但是又有几个人真知道那时候的事儿?反正一窝蜂去胡编乱造明清的事情,弄得多了也没意思,大多还是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历史水平,有个大家讲坛就足够乐开怀了。国外的书大体上还是那些名著当家,现代外国书籍的引进好像是挺踊跃的,但是大多让人望而生疑,翻译水准很难说。不扎实,没有可信赖的。原本在我心目中很有声望的三联书店这些年风波不断,居然开始卖书号了,联名公开信也出来了,各方人士骂声不绝,他倒是依然故我居然还出了一套自己的文集,被骂得狗血喷头还有这心思也算是奇观了。

诸多标榜人文学术的小书店也缺乏经营之道,不过是新华书店的精选而已,经营手段也和新华书店别无二样。屏山晓风书屋里面有一些书是自己塑封的,只能看看封面,真是让我郁闷,你心疼新书被弄脏那就不让购书者翻看了吗?不少书店现在都有这个极其恶劣的习惯。我不清楚卖书的利润是多少,经营不下去的书店从没有反思过自己的,好像卖书的就应该赚不到钱似的。生意就是生意,如果不能以做生意的角度来经营,那么就应该生存不下去。以屏山晓风书屋为例,拥有足够的知名度,但是在经营拓展方面又做了多少?这次政府在黄金地段给了500平米,他们现在的打算也无非是200米摆书,其余300米做茶室,举办讲座等,并没有想过在商言商从书出发来赚钱。

这些书店,在可以想见的未来,对我而言还是一个无聊的时候才去杀杀时间的地方,它们要在淘宝卓越孔夫子的重压之下找到一条生存之路才行,而并不是作为一个象征而存在,那样是我们的耻辱。

我们的耻辱已经够多的了,也不在乎多一点,是不是。

距离的温度

May 20th, 2010 Posted in 电影 | 160 comments »

1959年11月5日,美国的大学生们依然对卡斯特罗充满着狂热的崇拜,但是国务卿赫脱向总统提出“美国当前对古巴政策”,建议美国应“鼓励古巴境内和拉丁美洲各地来反对卡斯特罗政权的极端主义的反美方针”,“改变卡斯特罗政权”;同一天,极力讨好苏联人但是在国内政权不稳的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诺沃提尼到上海电机厂参观访问;同一天,安东尼奥尼的《奇遇》剧组在遭遇了诸多磨难(在人迹罕至的岛屿上差点人财两失)和严重拖期后,终于因前作《喊叫》的受好评而收到公司支持继续拍摄的喜讯,这部电影得以拍成至今仍被称颂。

就在这一天晚上,两个尚在假释期的美国流浪汉闯进了堪萨斯州霍尔科姆镇的农场主赫伯特·威廉·克拉特的家,他们想搞在此一笔钱然后远走他乡,最后杀害了农场主一家四口。

案件告破后,纽约著名作家杜鲁门·卡波特前往采访此案,并与1965年出版了《In Cold Blood》,中译名《冷血》。2005年,由菲利普•塞尔兹•霍夫曼主演的影片《Capote》上映,并凭此在翌年夺得奥斯卡男主角,同年获奖的还有最佳导演李安,以及最佳影片《撞车》。

2006年上映了一部同题材电影《声名狼藉》,新科007丹尼尔·克雷格参演,并有诸多大牌客串。两部片子的内容相仿,都不是改编自《冷血》,而是讲述卡波特采访、写作《冷血》的过程,是根据卡波特传记改编的。我前几年先看了《声名狼藉》,一直念念不忘,今年又找出来看了一遍,然后看了《卡波特》,把小说也找出来看了一遍。两部电影难分伯仲,霍夫曼演得更好一些,《声名狼藉》整体更好一些。小说是我第一次在电脑上看书,看得时间太长,而且我现在养成了一个坏毛病,对翻译作品的成色疑神疑鬼的。

《冷血》是部出色的小说,我不知道它是不是可以达到著作的等级,因为在我看来它不管多么出色,有一个显然的缺陷是不可忽视的:以真实案例作为蓝本。用真事来写作可以让作品更有力量和说服力,但同时也有局限性,缺乏创造力。如果抛开这一层,《冷血》无疑是一部可以载入史册的小说。

我喜欢它的叙述方式,线路清楚,干练有力,既然大家都知道要说一个什么样的故事,那就慢慢说起来。这是一部优雅的小说,有一些冷漠,有一点哀伤。作家没有融进事情,那样容易显得燥郁烦闷;也没有太远,那样会显得冷酷。近了会失真,远了会让所有的描述都像是冷酷的嘲讽。我非常敬佩这个距离,只有选定了位置,才会发现眼前是风景还是废墟。如何保持悲悯的距离是门学问。

电影在简单描述了案情之后,把时间都耗费了在卡波特身上。卡波特是上流社交圈中的尤物,他是交际花,快乐的发起人,讲段子,每句话都引人发笑,是每个人倾吐心事的对象,他是那么可爱,不会伤害任何人。但是他是一个成就斐然的作家,他在《蒂凡尼的早餐》中打开了上流社会的后窗。他温和而敏感,洞悉世事,喜欢交际圈的生活,但是并不盲目,明了这种圈子的表象下的真实面目。在那样的生活中保持观察者的角度,能够从容驾驭,这太了不起了。经常撤身一步来审视自己所处的生活,并且冷静的做出评判,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卡波特看透了身边的这些人,但是依然可以真诚的去和他们相处,不虚伪矫饰。

他长得难看,声音难听,还是个同性恋,有一个糟糕透顶的家庭,那个家庭给了他一个灾难的童年,之后就再也没给过他什么,从少年时代开始就一个人面对这一切——看看他,我想我没什么理由可抱怨的了。但是他可以和所有人相处融洽,好像没有人不喜欢他,他像个怪胎,也可以说是奇迹。

《冷血》在结尾部分用了相当的篇幅来介绍作案人的精神病鉴定状况,并且明显的流露出不满。两部电影都颇为尊敬的正面描述了卡波特和作案人之一佩里发生的同性恋情,多多少少从侧面道出了卡波特的立场并不是那么客观。他怜爱佩里,帮助他们不停地上诉来拖延死刑的执行,但是他又不得不以他们的故事为蓝本写一本尽可能客观的书,他们不执行死刑,他就无法完成这本书。卡波特被折磨的崩溃了,拒绝了最后一次帮忙的请求,并且去现场目睹了死刑的执行。自此憔悴。

我非常喜欢路遥,《人生》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是最好的之一,但是我也只看了《人生》,连《平凡的世界》都没看。太苦了。他去世的时候我都感到了解脱,这人心里装了这么多苦活得太遭罪了。后来我结识了一个电视台编辑,她家和路遥家是世交。路遥婚前的生活糟糕,婚后的生活更糟糕,病的时候挺惨的。

卡波特在佩里的身上看到了多少自己呢?虽然佩里必定无法逃脱死刑,但是如果他继续资助,那么佩里还可以多活几年。虽然他做出了选择,无所谓对或者错的选择,但是都无法开释一个抉择者的自责。

对身处其中的生活做出不留情的切割之后,如何一转身就自然的投入其中呢?

生活在别处,那么生活和别处之间的距离要怎样才可以保持呼吸的温度呢?

路遥一直走向了别处,再也没有回来;卡波特无法维持温度,慢慢变冷了。

就到这里,这就是结尾,说不下去了。

你还活在灰色里吗

Apr 19th, 2010 Posted in 电影 | 497 comments »

读书少的人有个通病——词汇量少,在他们的字典中,一个同样的词所包括的范围往往超过读书多的人。属于我的“疯子”所管辖的范围就很大,除了医学上的定义之外,我认为那些不正常的人都是疯子,也就是说,我所不理解的都是疯子。这样一来,疯子就不免有些多了,像现在还执着买房子的年轻人,像买票去看三枪的人,像拍出《你还活着》这样电影的人,都是的疯子。作为其中一个难得的正常人,不免有点沾沾自喜,连空气都清新了许多。

《你还活着》是一部变态的电影,它的不正常来自于本身的没一个毛细孔所散发出的气息,行为乖张的举止,空洞灰白的眼神……看完了之后除了嘀咕一句疯子,实在没什么其他恰当的形容。这个导演是个老头子,他用了四年时间来拍这部片子——不是筹划四年,是拍了四年。只有一个镜头用了推拉,其他所有镜头都是固定机位。我记得这部片子都是棚内搭的景,找不到确切出处了。没有故事情节,通篇只能算作是人物介绍。

一个事情经过长时间的考虑、琢磨,基本上会出现两个状况,要么是反复的计较得失从而陷入困境,丢失原本的精华,变得非得糟糕;要么是变得更好。王家卫的破电影属于前者,《你是活着》就是后者。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拍四年,就现在来看片子来说看,是值得的。这个电影虽然变态,但是那是精神上的,在表面上来看并不算晦涩,至少是可以看懂的。难能可贵的是居然还有几分幽默参杂其中,自嘲意味甚浓。老头子对北欧人做了一次冷静无情的解剖,下手狠。一个老年人刻薄的讲述,纵然绘声绘色也难掩其中的冷酷。

片中最好的一个片段是少女的结婚梦。那个片段真的是完美,而且居然还肯卖了一个小关子,就是移动房子的情节,这个小关子美好到和全片格调略有不符的地步。看来老头子还是对爱情很是信任,

和我一样。粗糙坚硬冰冷的石头上开了一个口子,露出明亮翠绿的一抹翡翠。

虽然整部片子是一个离谱的电影,但是在细节上是很靠谱的,贴着真实生活的。就是说,单独的人物是真实的,而他们所组成的情节是抽象写意的。相对那些经营同样类型题材作品的年轻人来说,本片导演展示了生活练达的老人的操作能力。特别是那些小黑色幽默,片子摆脱了控诉、暴露的调子,显得成熟有力。我觉得这是最大的收获。

这电影更像是一个舞台剧,固定机位的摄像机更是增加了这种感觉。

我不喜欢反复重复洋灰色,次数频繁以至于突兀。

我觉得生活还有另外一面,而它所展示的这一面也并不是最丑陋和肮脏的。一个想发表意见的老人的犀利表达。